咨政建言选题参考(2018年04月09日-04月15日)
发布日期:2018-04-12 10:53:00
《咨政建言选题参考(2018年4月9日-4月15日)》
重点领域 |
常态化选题 |
近期重点选题 |
城市环境治理 |
垃圾治理、大气污染、资源再利用、生态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等 |
1. 中美贸易战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上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问题 3. 土地高效利用与上海2035城市总规的实施落地 4. 智慧公安建设的路径 5. 夏季来临之际防台防汛工作和城市安全治理 6.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科创中心建设 |
城市社会治理 |
精细化治理、网格化管理、社区治理、基层党建、教育培训、卫生医疗等 |
|
城市交通治理 |
城市群和城市交通治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管理、上海2035总体规划获批后的实施等 |
|
城市应急治理 |
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城市安全管理、应急保障机制、大数据等 |
|
城市经济治理 |
营商环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港、国资国企改革等 |
|
打响上海“四大品牌” |
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四个方面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
近期选题的说明:
一、中美贸易战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如爆发这一战争,其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有哪些?上海应如何提前应对?特别是在“五个中心”建设等方面。
二、上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问题
4月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上海乡村振兴工作。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着眼大局、带着感情、立足优势抓好乡村振兴,强化规划引领、彰显品牌特色、优化人居环境、突出富民为本,用改革的办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努力开创上海“三农”工作新局面。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对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寅主持会议。李强在讲话时指出,乡村振兴事关上海城市发展全局,是上海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上海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正是有了乡村的滋养,城市才能生生不息、持续发展。未来乡村不仅是重要的居住空间,还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吸引创新创业群体的重要发展空间。我们要以更大的责任担当,用好背靠超大城市的优势,谋划好乡村发展,思想更解放一些,步子更大一些,积极探索超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振兴举措。
三、土地高效利用与上海2035城市总规的实施落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3日在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调研时指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城市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实施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抓好,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面对建设用地“天花板”的硬约束,要加大“腾笼换鸟”和区域整体转型力度,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走出土地高质量利用的新路,为服务和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应勇强调,土地是上海最稀缺的资源,高质量利用土地是实施好新总规的重要抓手,也是衡量新总规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
四、智慧公安建设的路径
安全是一个城市运转的底线,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安全保障更是要求高压力大。实现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智慧公安建设是必由之路。如何在重大活动期间、社区日常生活中、网络虚拟世界里不断强化智能化治安管控,有效补充警力、提升防范精准性,以及在队伍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智慧公安建设予以支撑。
五、夏季来临之际防台防汛工作和城市安全治理
全国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日下午召开,副市长时光辉在上海分会场参加会议,并结合本市实际对下一步绿化和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进行部署。
据介绍,截至去年底,本市森林覆盖率为16.2%,2020年将达到18%。时光辉表示,上海地少人多,目前取得的绿化成绩不易,必须珍惜保护好已有的资源。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各单位必须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落实责任采取措施,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情,能够快速处置,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谈到今年本市防汛抗旱工作时,时光辉说,通过近几年建设,上海的防汛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防御能力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着一些管理和硬件上的短板。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本市将面临“三多一少”的天气,即高温天多、强对流天气多、台风多、降水偏少,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各部门和单位须防范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防范台风大风影响,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加强防汛应急管理,完善防汛工作机制,全力确保防汛防台风工作扎实有效。
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科创中心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一政策出台背景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改的工作部署,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及公共卫生安全需求,加快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此前,国务院明确指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