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徐剑 职称:教授 联系方式:xujian@sjtu.edu.cn 单位:人文艺术研究院 研究专长:新媒体、全球城市、知识产权 |
个人简况
徐剑,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导,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有新媒体、全球城市和知识产权,目前主持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大数据的共享机制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信息对司法公正判断影响的认知传播学研究”, 201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2017年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项目“我国西藏形象的国际传播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和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批示。获得上海哲社成果奖论文二等奖,内部探讨奖,上海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多次省部级奖励。徐剑,1976年3月,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导,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有新媒体、全球城市和知识产权,曾在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访学。目前主持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大数据的共享机制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信息对司法公正判断影响的认知传播学研究”, 201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和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批示。获得上海哲社成果奖论文二等奖,内部探讨奖,上海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多次省部级奖励。
学术专著
《中国网络版权侵权实证研究权》,2017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专著(唯一)
《国家形象与政治传播第一辑》,201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唯一)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本书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定的世博官方英文读本。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影响论文评介》,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
《中国法学高影响论文评介》,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
《中国文科核心期刊指南》,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独立)
《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三)
《新媒体导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
《CSSCI源期刊指南》,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
《SQL Server疑难解析》,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二)
《Re:造工作》,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独立)
学术论文
-
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中的地方司法保护实证分析,《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独立
-
中国涉外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实证分析,《出版科学》,2017年1月,独立
-
国家、地区媒体形象的数据挖掘——基于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视角,《学术学刊》,2015年第7期,第四
-
中国媒体侵权司法裁判文书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6期,第一
-
社交媒体国际学术研究综述:基于SSCI高被引论文的观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5年第1期(第一),
-
The Tibet Problem in the Milieu of a Rising Chin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n Americans attitudes toward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03 March 2015. Vol. 24, No. 92,pp. 240–259,通讯作者
-
中美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比较,《出版科学》,2014年1月,第一,93-97
-
外国人在华宗教行为及特征——基于上海国际社区的实证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3年第2期,(第一),29-36
-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2年第4期,(独立),57-67
-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人士眼中的上海城市印象满意度架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2年第1期,(第三)
-
媒介接触下的国家形象构建——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的实证调研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CSSCI源),2011年第6期,第一,17-24
-
差异中的同一:中美文化价值观比较——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大型国际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1年第6期,(第三)
-
开放API 开放内容——《纽约时报》《卫报》的网络战略转向新途径探析,《新闻记者》,2011年第4期,(第一),70-73
-
中国版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SSCI、CNKI的高被引论文观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1年第2期,(第一),52-59
-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SSCI、CNKI的高被引论文观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10年第5期,(第一),46-53
-
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学术发展与变迁——基于《新闻记者》(1983-2008)高影响力论文的实证研究,《新闻记者》(CSSCI源),2010年第2期,(第二)
-
中国行政法学三十年高影响论文之回顾与反思——基于主流数据库(1978—2008年)的引证分析,《行政法学研究》(CSSCI源),2010年第2期,(第二)
-
中国司法制度学高影响论文三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主流数据库(1978-2008)的引证分析,《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第二)
-
中国经济法学30年高影响论文之回顾与反思——基于主流数据库(1978-2008)的引证分析,《现代法学》(CSSCI源),2010年第1期,(第二)
-
中国刑法学三十年高影响论文之回顾与反思——基于主流数据库(1978_2008)的引证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源),2009年第10期,(第二)
-
电子邮件广告的表达自由与限制——论美国的反垃圾邮件立法,《现代传播》(CSSCI源),2009年第3期,(独立),114-116
-
中国法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SSCI、CNKI(1978-2007)的高被引论文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09年第2期,(第一),49-57
-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09年第1期,(独立),63-70
-
推动政治传播 塑造中国形象——政府新闻学与中国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侧记,《传媒》,2009年第2期,(独立)
-
从西方到东方:世博文化跨越世纪的变迁与转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12月出版,独立
-
知识共享:开放时代的网络版权许可,《现代广告》,2007年第10期,独立
-
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新闻记者》(CSSCI源),2007年7月;(第一),68-70
-
“试论网络垃圾邮件的法律监管”,《国际新闻界》(CSSCI源),2007年第4期,(独立),48-51
-
“新媒体时代版权保护与知识传播的结构性矛盾——基于音像盗版的社会意义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源),2007年第1期,(第二)
-
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新闻记者》(CSSCI源),2006年10月;(第一),74-77
-
常态与危机:街道社区的科技传播,《新闻界》(CSSCI源),2006年12月;(第二)
-
设计学的学术难题——基于主流人文艺术科学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艺术与设计》,2006年7月,(独立)
-
“科技期刊版权保护的公益化趋势”,《情报杂志》(CSSCI源),2005年11月;(独立)
-
“谈学术出版领域的版权开放”,《出版发行研究》(CSSCI源),2005年第11期;(独立),58-60页
-
“家庭购物:电视媒体赢利的第三条道路”,《电视研究》(CSSCI源),2005年第11期;(独立),44-45页,《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
“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科核心作者群的现状与分析——基于CSSCI(1998-2003)的研究”,《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一辑,2005年10月;(独立),29-39页,《新华文摘》2006年第6期转摘
-
“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分类与比较”,《中国版权》(CSSCI源),2005年第5期;(独立),12-15页
-
“开放源码运动中的黑客文化思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5 期;(独立),65-70页,《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6年第 3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6期转摘
-
“韩国数字娱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程序员·游戏创造》,2005年9月;(独立),23-25页
-
“版权开放软件的法律风险及对策”,《政治与法律》(CSSCI源),2005年第3期;(独立)66-69页
-
“数字时代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初探”,《科技与出版》(CSSCI源),2005年第3期;(独立)21-22页
-
“开源软件的法律风险分析”,《中国版权》(CSSCI源),2005年第2期;(独立)43-45页
-
“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闻界》(CSSCI源),2005年第2期;(独立)7-8页 ▲当期封面文章
-
“中国传媒业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构建与发展”,《新闻记者》(CSSCI源),2005年第3期;(第一)43-45页
-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CSSCI源),2004年第23期,(第二)40-41页
-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及发展趋势”,《电视研究》(CSSCI源),2004年第10期;(第二)46-47页
-
“非典事件传播场的结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3 期;(第二),60-64页
-
“版权开放:copyleft的法学释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独立)45-50页
-
“司法考试:触动法学教育的神经末梢”,《上海教育》,2002年第14期;(独立)41-43页
-
“新技术下信息传播的法律困境”,《上海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独立)17-19页
-
“向数字电视时代进军”,《上海教育》,2001年第6期;(第一)38-40页
-
“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政治与法律》(CSSCI源),2001年第1期;(独立)7-8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第4期《民商法》全文转载
项目与奖励
项目名称(年)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大数据的共享机制研究”,2017
2.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信息对司法公正判断影响的认知传播学研究”,2017
3. 主持201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2017-A-066
4. 主持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项目“我国西藏形象的国际传播研究”,2017
5.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专项委托项目“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研究”,2017
6. 主持上海市委外宣办专项委托课题“上海离卓越的全球城市还有多远”,2016
7. 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专项委托课题“院团-剧场同向利益机制研究”,2016
8. 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专项委托咨询报告“上海海归文化与思想动态调研”,2016
9. 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专项委托咨询报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文化与思想动态调研”,2016
10. 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专项委托咨询报告“上海大学生文化与思想动态调研”,2016
11.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大国际合作项目“A Study on the Patterns and Operation of Risk Avoidance Of Internet Literature Industry”,2016
12. 主持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感受公正——媒体对司法公正判断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13.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16ZD08),2016
14. 主持中宣部专项委托课题“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调研报告”,2016年,
15.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大数据时代中国形象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 2015
16. 主持普陀区政协重点课题“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普陀区文化发展目标、内涵与路径“,2015年
17. 主持上海市政协课题“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标体系研究“,2015年
18. 主持2014年上海市政协重大课题“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
19. 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网络版权侵权问题研究”,
20. 主持2010年上海哲社系列项目“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21. 主持2010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中国媒体表达自由的司法空间与约束”
22. 主持上海世博图书出版工程首批资助项目“上海世博英文读本”, 2009
23. 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开放共享:新媒体的版权管理变革研究”, 2006
24. 主持上海市软科学重点课题“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传播网络的建设方案”,2006
25.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数字媒体的版权开放研究”,2005
荣誉奖励
1. 上海大学生社会心态与移动媒体使用研究报告,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9月,第一作者
2. 从世界城市排名看上海国际形象,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奖,2016 年11月,第一作者
3. The Tibet Problem in the Milieu of a Rising Chin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n Americans' attitudes toward China. 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二等奖,2016年11月,通讯作者
4. 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11月,第三作者
5. “国际人士眼中的南京城市形象”(第三),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13年2月
6.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第二),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2012年12月
7. 论文《New Media Usage Study of Foreign Christians in China》(通讯作者)获第二届中芬天使学术论文奖二等奖,2012年8月,通讯作者
8. “上海世博,各国公共外交的大舞台”(第二),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