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声音
曾赛星:[文汇报]:在“绿意盎然”中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05 点击次数:6788
分享到:


[责任编辑]: 李晗

核心观点

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实现从“浅绿”向“深绿”发展跨越,人民的生活才能“绿意盎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通过公众生活方式的变革,倒逼供给侧的绿色革命,更要依靠政府、企业和民众等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主体的共同努力    

今天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环保部发布的2017环境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由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    

从“浅绿”向“深绿”跨越

作为中国梦的绿色底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场革命将全方位推动科学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引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全面创新。    

然而,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浅绿”迈向“深绿”,首先要有观念上的革命。“浅绿”着眼于一时一地,甚至以邻为壑,譬如污染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就是仅仅强调了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等。“深绿”则强调全局发展,各子系统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组成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并努力探寻环境与发展双赢的道路,倡导人类文明的创新与 变革。此外,绿色发展还要防止“伪绿色”,譬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引进产业时以绿色发展为名,行“反绿色”之实。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方面面临着经济持续增长的机遇,另一方面又要应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世界的“制造工厂”,我国为其他国家的消费承担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快速迈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相互叠加、交织、并存,资源束缚趋紧、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雾霾频发,环境保护已成为民生不可承受之重,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只有实现企业、产业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从“浅绿”到“深绿”发展的跨越。    

以绿色创新赢得竞争优势

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当前,众多的传统行业粗放经营、工艺落后、产能过剩,经济发展对这些行业的依赖程度还较高,依靠末端治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因此,从“浅绿”迈向“深绿”发展强调整体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其原则在于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逐步降低落后污染型产业比例,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全面创新生产方式。从“浅绿”迈向“深绿”发展,对企业生产方式带来了新考验,强调从产品创新到过程创新的系统性,并以绿色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绿色创新涵盖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既涉及企业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又涉及企业的组织因素和治理方面特征,尽管绿色创新在不同背景下可以赋予不同含义,但都强调产品全寿命期或全寿命期某个阶段的环境影响。绿色创新要求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服务或者管理方法方面的创造、吸收、应用,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全寿命期的环境风险,减少环境影响及资源消耗。    

将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全面升级消费模式。蓬勃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但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也接踵而至。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就明确提出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从“浅绿”迈向“深绿”发展强调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让公众真正成为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推动者,通过倡导价值引领、培育社会认同,让民众树立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把节约和保护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新文化、新风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实现从“浅绿”向“深绿”发展跨越,人民的生活才能“绿意盎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通过公众生活方式的变革,倒逼供给侧的绿色革命,更要依靠政府、企业和民众等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主体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成就世界眼中的“中国风景”。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文汇报》 2017.06.05 05版 时评·国内·公告    

原文:在“绿意盎然”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