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动态
【城市生命体】叶林 | “智能的生命体”:城市向何处去?
发布时间:2020-06-11 点击次数:5600
分享到:

“智能的生命体”:城市向何处去?

叶林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编者按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围绕“城市生命体”的内涵解读、治理挑战与治理路径等重要问题,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主办,《城市治理研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探索与争鸣》等期刊联合学术支持的“城市生命体——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方法”网络学术研讨会于4月11日在线上召开。日前,研究院编辑整理与会专家的发言内容,形成观点,在公众号和网站陆续分享。本文为第十一篇。

 

城市向何处去?有很多学者认为城市的特征是高密度、聚集性、多元化等。现在城市的特征究竟如何?我们的城市是继续以前高密度、集中性的发展,还是会产生一个新的形态?

 

生命体从胚胎开始,城市最原始的形态如何?我们的城市从原始阶段到现在,逐步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形成全球城市。但是,全球化正面临重大考验和挑战。因此,关于城市,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全球城市的概念,以及世界经济中城市的定位。

 

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人口变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对全球化、城市化的贡献,是由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形成的。从1995年到2015年20年间,2亿多的农村人口完成城市化,造就了现在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对整个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具有带动的作用。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第一次超过50%,现在已经超过60%。   

 

如何建立健全和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需要发展智能化的城市,包括智慧城市,数字中国,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的治理。城市管理要像绣花针一样,细心、耐心、巧心地提高精细化水平。智慧城市有五个方面的定义:开放的应用、广泛的覆盖、深度的互联、协同的共享、智能的处理。智慧城市和智能技术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城市在另一个层面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城市,城市管理应该怎么做?

 

可以简单看看中国和新加坡。首先,新加坡政府网站上对数字政府进行研究的标题是政府的蓝图,即数字政府的蓝图。“蓝图”这个词,其意思是要怎么能够做好准备,包括社区的,社会的,以及每个人如何做好准备。从数字经济到智慧城市,最后是整个城市社会的转变,这可能是在传统城市研究中没有提到过的,是影响城市未来在何处的重要问题。

 

城市应向何处去?现在很多教学、交流都在使用比如腾讯会议、钉钉等应用。从其设计、用户角度、商业投入、技术开发的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数字与现实的空间应如何融合、如何交错,这可能是未来我们对互联网和城市管理需要进行的重大思考。城市管理的框架、城市管理的基础,能不能以及如何应对数字与现实空间的交错,甚至是冲击或对抗。

 

从城市的胚胎,成熟阶段到数字阶段,回到城市本原,城市生命体,回应和思考到底什么是城市。城和市,“城”是人们能够以之保障,为人们提供公共安全,实现城市管理,包括最顶级的目标——智慧的城市管理。“市”是能够交易,各得其所的空间。目前“市”受到很大冲击,是不是按下“暂停键”,是不是已经失去了交易的功能,这是一个新问题。

 

由于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数字与实际的城市空间的交会,城市产生新的不同形态,即城市生命体在不断的进化,从胚胎到现代城市空间,到数字空间。城市会如何发展,非常值得思考。从概念上,urban和city之间存在区别,urban是城市的生活,city是代表行政的概念,权力的概念,以及一种文明的概念。城市的本原是什么,将其思考清楚,才能够提升城市管理、城市治理和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包括其中多种多样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

 

理解城市生命体,思考城市向何处去,对比百年以前的城市和现在的城市,保有历史的理念和映象。城市会更新,更新的有机体是城市的未来,既有空间的概念,又有数字的意涵。正如现在我们面对面,在五湖四海,对着电脑平台的交流,这也是城市生命体的形态。

 

城市研究的先驱们说过: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城市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对城市的研究既是一种责任,也包涵着崇敬。如果我们因为现在的困难,以现在的阻隔来否定城市的存在,那就是对城市整个生命体的概念还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解。

 

城市的生命体必将源远流长。城市善治和美好生活必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