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动态
李友梅:精细化治理,让城市始终有温度
发布时间:2017-05-24 点击次数:7538
分享到:

2017-05-24 李友梅 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文字来源:《解放日报》2017522日要闻2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上海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把握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上海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使人们认识到民生福祉、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基层党建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了检验上海在新发展理念下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这让既有的衡量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有了“温度感”。

“图样”“绣花针”与“针脚”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应该从哪里着手?补民生短板,强法治保障,引导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成为一条有效路径。

通过“补短板”,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深化拓展以党建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超大城市如同生命有机体,其管理和治理需要“绣花式”的精细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顽疾,本着“立法先行、依法治理”,让法律法规真正成为“绣花”管理必须遵守的“图样”;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利器为依托,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不断完善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绣花针”;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缝制出更均匀细腻的“针脚”,增进市民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不可否认,随着城市开放性、流动性加大,外来文化与价值理念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人们的获得感在较短时间内由“量”转向“质”,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方面的满足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满足感的预期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民生需求,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及社会信用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等;既坚守底线又突出重点,既完善制度又能引导预期等问题,回应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在未来必然会面对的新课题。当前,人们的获得感开始聚焦于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化的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因此亟需面对新情况改革创新相应的体制机制。

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回顾过去,上海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摸索了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新路子,并不断取得新成果。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始终重视和坚持城市党建的引领作用。2015年出台的“1+6”政策文件,重点是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增强社区自治共治、共建共享能力,不断应对超大城市的治理顽疾与新兴领域难以有序治理的挑战,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形成管理和治理的新局面。

以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自治与共治,是上海市基层治理体制的亮点、精细化治理“绣花”功夫的重要抓手。上海创造性地运用政党的政治和组织资源,强调建设以民生为导向、向下负责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激发社会活力,积极调动城乡社区的内生资源与力量,初步形成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多元共治局面。

破解自治与共治的核心难题

目前,上海的基层社区治理架构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和新经验:一是在街镇层面形成了围绕“三公”事务的多元共治制度链条,形成了共治资源和需求的“精准”对接机制,为自下而上的公共议题形成提供了制度化保障;二是在街区层面推动“共治”与“自治”的有效对接,使街区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活力激发的新载体;三是依托居民区党建实现自治活力的深度激发,逐步在城市新兴领域形成了以党建网络建立新兴领域自我管理机制的新做法,解决城市管理的盲区问题。

上海的这一改革实践从多个层次,破解了当下城市基层治理中自治与共治的一些核心难题,尤其是形成了城市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基本机制,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社区公共资源与社区共治的体制框架对接;探索了一种以政党嵌入式工作机制,促进自治与共治运行中“活力”与“秩序”良性相依的新格局;为解决城市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持久向心力、社会需求预期的有效引导等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提供了改革思路。

上海的城市发展路径正在走向更高境界,追求的是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更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这既彰显了上海秉承的公正包容的城市底蕴,也是吸引集聚各类人才的魅力与磁力。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乃至世界会对上海的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吸引力和对外影响力的塑造,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期待。这个发展进程将会要求我们,必须同时对超大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有更高更远的战略思考,这不仅是为城市留住人才,营造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乐其业,遂其生”的城市社会生态,也是为保障上海更好实施国家战略提供“土壤性”的基础支撑作用。根植于这样的土壤,上海才能在高度开放的条件下,率先形成“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并在此进程中不断丰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