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进入国际文化大都市综合评价前十 |
3月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人文艺术研究院和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研究成果。据悉,由该校嘉华教授徐剑学术团队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教授G.Thomas Goodnight学术团队在紫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下联合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通过分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各种统计标准,进而给出一套客观、科学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统一口径的全球数据,针对51个国际文化大都市进行了首次全球评价的探索。
十个一级指标构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建设全球城市,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估体系作为参照。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是对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全面性测评和分析,是对城市文化魅力、实力、潜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反映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能力、物质文化创造能力等方面,由多个指标紧密联系共同组成统计指标群,以此来全方位准确的反映城市文化的现实情况。目前国际上学界和业界从不同维度对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指标体系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对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具体排名评价。
徐剑表示,此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一要有全球比较视野;二要可操作、可测量;三要系统覆盖和前瞻性相结合。
北京、上海进入国际文化大都市综合评价前十
经过实证调研和专家会议讨论,中美联合课题组选取51家代表性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进行评价,所有数据均来源政府官方网站、城市文化年鉴,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在本次发布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旧金山、柏林、北京、洛杉矶、上海、罗马。
在本次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中,上海成为排在北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国际文化大都市。说明上海近年来文化建设已经卓有成效,后发优势明显。上海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公共文化参与方面排名首位;在文化旅游方面,排名第七;在文化教育方面,上海排名第八,整体实力均衡;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上海位居第九,体现出较强潜力;在互联网发展方面,上海排名第九,凸显移动网络优势。
北京在国际文化大都市整体排名中名列第七。在十项一级指标中北京有七项指标(人文生态建设、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参与、文化教育、互联网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全球影响)名列前十,其中公共文化参与指标位居第二,文化旅游指标位居第三,公共文化供给位居第四。此外51个代表性国际文化大都市中的其他中国城市排名情况为,香港位居第25,广州位居36,深圳位居39,台北位居40。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邮箱:ciug@sjtu.edu.cn 电话:021-62934788 邮编:200030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沪交ICP备2017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