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声音
孙健:【上观新闻】智库|上海全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能力研判与开发策略建议
发布时间:2017-06-26 点击次数:6147
分享到:

上观学习 2017-06-26 06:06:4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孙健

 

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城市层面分别对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供建议

现代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集中的地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西方社会传统意义的全球城市主要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与城市行政区域面积联系不大。例如,东京面积约为2,190平方公里,仅为上海的三分之一;但2015年GDP经济总量为7741.66亿美元,约为上海的2倍。分析上述世界城市,其主要特点为均具有较高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从业者出行频繁,单一交通模式无法满足居民总体较高的出行需求,因而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有着较高需求。

 

综合交通体系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所必具要件,由道路、港口、机场、轨道等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但决定了城市空间的规模和尺度,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对各类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本文在深入了解与分析现有全球城市已有综合交通体系和规划的基础上,从上海城市特点和交通需求入手,预测未来上海综合交通体系需要承载的交通状况,提出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与路径。

 

上海综合交通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道路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静态交通系统四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上海现有承载力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对上海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承载力进行初步估计,并根据研究结果寻找现有交通布局存在的不足。

 

高速公路:对上海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发现现有高速公路网处于整体合理、部分不够均衡状况。其中,服务水平较差的高速公路(主要位于沪宁,沪杭通道)供给不足,对这些道路通行能力提升是提高综合交通承载力的关键。

 

轨道交通:结合人口城市化空间路径理论,分析全球城市在人口空间优化过程中,轨道交通与人口郊区化的协调发展规律;通过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水平对上海进行模拟,分析上海在轨道交通上与现有全球城市的规模差距。发现上海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已接近饱和,而在郊区交通的线路长度差距明显,达576 km。采用川岛提出的ROXY指数法,通过人口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值与算术平均值之比,可判断上海市处于减速郊区化阶段。

 

对外交通系统:首先,从经济环境、航运产业、港口能力和政策税收等角度对上海、新加坡、香港三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港口竞争能力进行比较,发现上海港口能力和吞吐量已达到国际领先高度。但与香港、新加坡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在船舶注册、国际仲裁等航运高端服务业尚未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体系。其次,航空方面已基本建成枢纽型、网络型的多式联运硬件设施体系,形成了一市两场5条跑道、4座航站楼、3个货邮转运中心及1个综合保税区的总体规模,具备了世界级枢纽机场的基础设施条件,但空域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浦东机场与虹桥机场两场之间缺乏有效交通衔接等。

 

静态交通:静态交通是动态交通的沿续,对整个交通系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共同组成了城市交通体系。一个城市的静态交通可通过其停车系统来体现。目前上海停车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 停车供需不平衡,且停车设施供应结构比例失衡。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不足,路边停车比例严重超标(27.8%),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缓慢,且泊位利用率低;停车设施建造样式单一,地下停车场、特别是土地利用率更高的立体停车场较少。

 

2.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和设置不合理,缺乏统筹管理和长远规划;停车收费体系缺乏统筹协调,未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停车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

 

国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力开发经验及借鉴

 

1.提出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与特大型城市空间相协调的交通体系。借鉴现有四大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在限制个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寻找全球城市具有可推广特性“基因”,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2.从“TOD”角度对国际典型特色公交都市进行分析,总结其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的相互关系

 

3.以优化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为突破,以航运服务业升级为着力点,以自贸区政策改革为驱动力,强化上海航运中心的转型建设。从经济环境、航运产业、港口能力和政策税收方面对上海、新加坡、香港三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港口竞争能力进行比较,梳理上海与香港、新加坡三大亚洲港口在未来30年内的竞争力与发展关系,判定上海航运中心在未来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分工,为上海港的区域定位和职能分工提供发展策略建议。

 

未来30年全球城市交通技术及环境发展趋势

 

1.分析交通工具(水上公交、地空两用汽车、新能源汽车)、设施(信号控制、停车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推断其技术成熟期,判定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运载工具技术将成为交通承载力变革的关键因素。

 

2.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对上海未来综合交通系统发展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未来可能对交通体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风险(包含人口老龄化、环境承载力限制及气候影响)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交通环境,特别是交通碳排放进行深入分析。

 

未来30年是资源环境硬约束强于基础设施约束的时代,城市交通发展离不开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以能源与碳排放承载力为例,通过多场景分析,模拟上海在转型情景、弱干扰情景和强干扰情景三种情景下,未来交通碳排放趋势,为城市低碳交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强干预情景下,到2050年上海客运交通碳排放量比转型情景和弱干预情景分别减少70%和42%,货运交通碳排放分别减少26%和5%,减排效益明显。

 

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对策建议

 

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城市层面分别对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供建议:

 

1.全球层面

 

在水运方面,努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发展。上海集疏运体系应由公路向水路转移,结合港口腹地、港口主要货种与各种集疏运方式的特性,引导港口集疏运朝经济合理的方向发展;以航运金融服务业为抓手,发展离岸贸易和高端航运服务。

 

在航空方面,努力推动形成国际化空港体系。借鉴全球城市在机场之间建设区域快速铁路的做法,保证中转换机时间上的可靠性;枢纽建设方面,迪士尼和自贸区所带来的机遇对航空枢纽提出运输能力升级要求。

 

2 区域层面

 

在铁路方面,弥补市郊铁路短板。金山市郊快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市郊铁路,对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及城市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继续完善市郊铁路与地铁等公交换乘枢纽的建设,统一票制和时刻表,将市郊铁路纳入城市综合轨道交通网络。

 

实施“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战略。从城市空间发展角度,结合“多中心”空间结构理论,釆用就业-居住比率(J/ER)对上海近10年“次中心”发展进行检验,研究轨道交通建设与新城开发之间的循环反馈关系,并引入交通绩效对上海“多中心”空间结构进行评估,推断上海未来城市空间变化规律及交通协调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强化上海“多中心”城市空间、人口结构特征,并通过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发展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城市交通效率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卫星城镇建设应与轨道交通发展协调,居住区与轨道交通线路同步建设和开通,可让新城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

 

3.城市层面

 

强化以TOD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通过规范公共交通站点周边不同圈层用地开发强度,实现站点周边地段TOD开发利用,引导经济活动向站点聚集,有效实现用地集约化减少城市无序蔓延,为城市可持续土地开发指明方向。

 

顺应交通新技术带来的变革。物联网产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推进重点,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联网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车联网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将对未来出行方式和效率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紧扣绿色与低碳的国际主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和国际趋势,应研究提高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标准,制定落实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计划,鼓励新能源车及共享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区域交通拥挤收费策略研究,运用经济杠杆有效调控交通需求,降低交通碳排放。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主编: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