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之伟,男,1963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2004、2007年以客座教授身份分别在韩国能源研究院(KIER)、美国马里兰大学(UMD-CEEE)、丹麦技术大学国际室内环境与能源中心(DTU-ICIEE)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现工作于建筑学系。连之伟一直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暖通空调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了含重点项目在内的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60余篇被SCI/EI收录,2014和2015连续2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申请并获准了近40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含合著),其中主编的教材被列为全国本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并列为了“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连之伟,马仁民著。下送风空调原理与设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著出版基金和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连之伟主编,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五篇代表性论文,按照时间排序)
1. Jing Xiong, Zhiwei Lian*, Huibo Zhang. Effects of exposure to winter temperature step-changes on human subjective perception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6, 107: 226-234.
2. Zili Yang, Kaisheng Zhang, Yunho Hwang, Z.W. Lian*,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n the ultrasonic atomization liquid desiccant regeneration system, Applied Energy, 2016, 171: 12-25.
3. Li Lan, Zhiwei Lian*. Ten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sleep quality.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6, 99, 252-259.
4. Zili Yang, Zhiwei Lian*, Xi Li, Kaisheng Zhang. Concept of dehumidification perfectnes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Energy, 2015, 91: 176-191.
5. Xin Zhou, Hui Zhang, Zhiwei Lian*, Yufeng Zhang.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rmal sensation of Chinese peopl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4, 82: 237-246
1、 项目名称(年)
(取10项为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05,民用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3.1-2017.12,主持
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五,2012BAJ02B05,室内健康环境表征参数及评价方法研究,2012.1-2015.12,子课题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6107,基于超声雾化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研究, 2012.1-2015.12,主持
4.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项目,10230705400,室内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2010.4-2012.3,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838009,建筑热环境动态调节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2009.1-2012.12,第二申请人,子课题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8125,室内环境下人员工作效率的评价, 2009.1-2011.12,主持
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六,2006BAJ02A06,基于生理指标的室内环境评价方法与应用,2008.1-2009.12,子课题负责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0676059),HFC类工质高温热泵临界循环理论与实验研究, 2007.1-2009.12,主持
9.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248017,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相关关系的研究, 2006.1-2008.12,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478018,基于医学的自然和空调环境下人体健康与热舒适研究,2005.1-2007.12,主持
2、 荣誉奖励
获有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国家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陕西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