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圆桌论坛与闭幕式召开
Release time:2023-07-18 19:18:00
宜居圆桌论坛
7月16日上午,首届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圆桌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举行。本次圆桌论坛共设置宜居、韧性、智慧三个分论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日本、瑞典、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此次研讨。
宜居圆桌论坛关注宜居城市的内涵、目标与治理策略。本场论坛由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教授、Habitat International主编许智文老师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英国社科院院士、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何深静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春奎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杰教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林艳柳副教授共6位专家担任论坛嘉宾。
论坛伊始,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教授、Habitat International主编许智文老师对本场论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他表示宜居城市关系到公民如何在城市中生活得更精彩,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当下和未来,本场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其后,许智文教授对参与宜居圆桌的六位嘉宾进行了介绍,并请六位专家依次发表关于宜居城市的见解。
英国社科院院士、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何深静教授从宜居城市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两方面开始讲解。她表示宜居城市是让居民生活得更舒适,这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来自规划设计、公共管理、社区治理等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在非物质性方面,何教授强调了安全性、流动性、社交性和平等性四个维度。同时,何教授强调了社区营造中的代际性,宜居城市建设需要跳出社区本身,关注元治理,在管理、治理以及规划宜居城市的时候,兼顾代际性,从“领域-地方-尺度-网络”的框架考虑非常重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春奎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谈到其关于宜居城市的见解,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朱老师对于上海是否宜居有不一样的体会。朱老师认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可以归纳为“135573”,1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城市,3即儿童友好、青年友好、老年友好,5即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儿童友好又分5个方面,7则指在公共管理和城市治理中需要关注青年的七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教育、就业环境、居住环境、婚恋生育养育环境、健康环境和安全环境,最后的3指老年友好的三个方面,包括政策友好、空间友好和参与友好。朱老师还强调了宜居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儿童、青年、老年三个年龄段的协调性。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首先谈到了住房价格对城市宜居性的影响和对人口定居决策的冲击,他提到,宜居性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1项的要求。随后,李教授简要回顾了建筑学科对于宜居性的关注演变并提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他认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观点强调了人的参与,体现了对社区的重视。李教授还强调党建引领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完整社区、物业城市等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及其意义。最后,李教授认为宜居城市建设还需关注尺度议题,包括自然气候和社会气候等,认为人居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学科和个人的共同参与。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教授将宜居城市的特征概括为5个Good,包括Good life、Good business、Good people、Good governance和Good infrastructure。Good life即宜居的自然环境、便捷可及的公共服务设施;Good business即以政府对一些公共资源的许可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包括良好的商业信任、以专业化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和环境的打造等;Good people即居民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Good governance包括公平公正透明的政府、高效有温情的公共生活和包容性的公共决策;Good infrastructure即良好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沈教授还强调宜居城市评价亦应多多关注自然环境宜居的三四线城市。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杰教授认为宜居城市具有三方面的内涵,包括认知性、公共性和政治性。宜居城市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背景的群体对宜居城市的定义存在差异,因而宜居城市是一个主观概念,是认知性的。个体生活的满意度与社会状况不可分割,因而宜居城市也是公共性的,宜居嵌入在社会环境之中。个体对宜居性的要求需要其他社会群体的共同协作。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政治过程,涉及到资源分配,即谁来把控城市建设的方向。陈教授还谈到城市建设经历了从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的转变,这一过程中人的需要逐渐得到重视,但也需要警惕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林艳柳副教授从自身在荷兰领导和参与的城市建设项目出发阐述了她对于宜居城市的见解。林教授提到新技术在促进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作用,如数字孪生技术和多元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建立有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数字平台,支持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水文治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林教授还谈到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住房和社会融入问题,她认为这是一个棘手问题,需要完善治理模式中的问责机制和体制创新。
许智文教授对六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随后宜居圆桌论坛进入互动环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华人社会政策与比较研究中心李秉勤老师就消费型城市建设的阶段目标和决策主体向陈杰教授提问,陈杰教授从消费型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外在刺激力量的差别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最后,宜居圆桌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许智文教授向本场圆桌的嘉宾和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同时,许教授将其对宜居城市的内涵、评价体系、多城市对比与展望的研究资料分享到与会学者微信群,供大家讨论。
至此,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的宜居圆桌论坛顺利结束,本场论坛嘉宾观点纷呈,信息密度高,具有跨学到视角,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韧性圆桌论坛
7月16日上午,韧性圆桌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新建楼319报告厅举行。论坛由香港城市大学张晓玲教授主持。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冉冰引用控制论(Cybernetics)的概念,指出韧性城市的四个特征:一是network-linked,官僚体系内部要有联结,要破除管理边界和地理边界;二是hybrid,混合型的体系要比单一体系更稳健,对于外部环境干扰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三是redundancy,机制、功能之间互为缓冲,某个成分出了问题以后,其余成分能快速补充进来,但设计时也要注重效率;四是online和offline结合,同时要谨防技术冲击造成整个体系的崩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多治融合”、尤其是“政治”和“自治”在韧性城市中的重要性。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治理是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到2021年国务院提出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再到如今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对于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性突显,“党政引领”代表的政治,再加上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是提升城市韧性的基本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樊博表示,多主体参与、联动共享才能发挥“互联网+”的最大优势。不论是跨部门、跨组织、跨公众组合的横向赋能,还是数字治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反馈的纵向赋能,都应被考虑在对灾害应对的规划和设计中。未来,要把更多元的主体整合进抗灾救灾网络和政府数字治理的平台中去,让治理主体的韧性促进治理网络的韧性,从而使城市的稳健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钊围绕“韧性应作为结果还是过程来讨论”展开探究。他认为,作为结果的韧性重点在意图韧性,因此要明确韧性的限定范围;而作为过程的韧性则要思考韧性的尺度,不同的尺度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在评价韧性时,既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又要从内部结构的角度,要开发一套韧性治理和治理韧性的分析框架来思考如何通过提升韧性实现城市治理的最终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高恩新表示,韧性概念近年来被泛化使用,对于应急管理来讲,韧性最主要的关切点还是灾害韧性。高恩新教授以“城市系统在能源的供给方面,通过设施吸纳高温和太阳能”为例,说明了“如果能够把外部的扰动吸纳进来,扰动因素将不再是破坏性事件”的观点,从而提出“在对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进行规划时,将外部扰动吸纳进来”的建议。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署理主任从三个层面谈城市治理的韧性:一是国家的韧性,包括资源的汲取、分配能力、快速动员能力和沟通能力;二是技术的韧性,主要指平台和体制机制的安全可靠;三是社会本身的韧性,包括社区的韧性,如今的中国的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乡土中国变成门禁社区,人与人之间是信任度并不高,社会黏性降低,亟需培植守望相助的精神。
张晓玲教授对学者们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并作出提问:“城市区别于其他系统,它的规模化、异质性,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一起加速了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空间的变迁,未来如何更好的帮助城市居民适应这样的变化?”
对此,冉冰教授和王亚华教授均表示,自治是很好的出路,要为广大市民创造公共交流的空间;樊博和李文钊教授则从治理界面的设计切入,强调要纳入多元主体,要将创造的权利赋予每个想创造的人;高恩新教授表示,个人要居安思危,政府要注重防大灾大难,社会的组织则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好安全应急教育;和经纬教授则强调了个体的作用,呼吁增强互信,构建守望相助的社会。
现场青年学者提问:“关于城市韧性,可不可以把它理解为不是一种恢复力或抗击力,而是一种改变的能力?”
王亚华教授认为,把城市韧性界定为一个城市应对外部冲击下的学习、适应和改变的能力没有问题,改变的关键是如何激发自治活力,特别是激发集体选择机制,让操作层面的规则能及时地演进。
论坛最后,张晓玲教授表示,希望通过“城市韧性”这一选题的讨论,能够让大家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共同直面城市治理这一复杂问题。
智慧圆桌论坛
2023年7月16日上午,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智慧圆桌论坛”在新建楼319会议室举行。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教授沈振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杨宏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国际公共管理研究会(IRSPM)副会长杨立华、香港理工大学管理与市场学系副教授湛学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王珏围绕“智慧城市与智慧治理”展开讨论,圆桌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主持。
沈振江教授系统介绍了日本智慧城市的概念、实践进展与研究思路。不同于欧美国家,日本智慧城市的概念呈现出“金字塔型”的特征,包括房地产开发、传统设施、ICT设施、大数据采集、智慧生活方式的创造五层内容。近年来,日本提出社会5.0,即超信息化社会,出现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个人信息收集、责任归属等管理问题。最后,提出了从规划视角开展智慧城市研究的基本思路,涉及规划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实施及评估等全过程。
杨宏山教授聚焦“智慧治理中的政策学习”这一议题,指出智慧城市与智慧治理的推进离不开多元主体参与的议题学习网络,即在政府、企业、专家和大众四方互动过程中,需要构建问题驱动的愿景学习、项目驱动的试点学习、绩效驱动的拓展学习、立法驱动的规范学习等四种学习机制。四方互动有助于议题学习与知识生产,从而实现有韧性或适应性的智慧治理。
杨立华教授指出智慧治理的根本性问题在于思考人究竟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生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文明的两层内涵入手,对智慧治理中的一系列矛盾进行了反思,如开放和隐私的矛盾、控制和自由的矛盾、科学和权利的矛盾、技术和人文的矛盾、便捷和安全的矛盾等。最后,认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在于包容乡村梦想的城市,至少是家园城市。具体到智慧治理,应该走向一种文明型智慧治理的2.0版本,这一过程需要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
湛学勇副教授从治理角度出发对智慧城市治理进行了三方面的思考,一是智慧城市治理过程中应保持包容性和开放性,推动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与共识构建;二是智慧城市与治理过程的多重制度逻辑中,展现出强有力的国家逻辑与市场逻辑,但公众参与的逻辑和法律逻辑有待加强;三是从智慧治理实践出发,要深入思考多重治理目标的均衡与实现路径。
王珏副教授结合新加坡智慧城市与治理的实践发展,讨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三重挑战。一是在数据获取、保护与利用方面,面临数据分享的隐私困境、数据保护的安全问题以及数据使用的边界模糊;二是互联网、AI时代产生的信息传播真实性问题,可能影响甚至破坏信任;三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包容性方面,不同群体、城乡之间面临多重差异。
最后,在交流与讨论环节,五位专家围绕公共服务场景的利益均衡、搭建多元参与的议题网络或平台、技术赋权于民、保持开放体系、强化法治以及基于公众反馈的调适治理等角度出发,为智慧城市与治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闭幕式
7月16日上午,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
闭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党委书记章晓懿主持。
闭幕式举行本次研讨会优秀论文的颁奖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陈杰介绍评奖过程,并宣读获奖论文名单。本次优秀论文评选历时一个半月,从5月30日发出征文启事,到7月15日,共收到166篇论文投稿,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投稿论文经青年学者初审、主办方代表复审、知名主编评审,共有8篇论文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三篇,三等奖四篇。(具体名单如上图)
随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城乡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共同召集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院长张雷致闭幕词。他首先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会议主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认为这为全球的华人学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专家学者们只有不断改变、努力尝试学术突破与创新,才能在这多变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学术定位与空间。而本次研讨会话题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交流之活跃,为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认为,“宜居”、“韧性”和“智慧”是当今城市治理与发展最值得思考的三个关键词,很高兴本次会议对此进行了精彩的研讨与分享。最后,他向各位远道而来的与会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再不久的将来能与大家继续相聚,进行更深入地研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