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角】冉冰 | 创新如何促进区域一体化:以PPP,互联网,5G为例
Release time:2019-07-25 23:58:00
【海外视角】:长三角一体化实践开展与理论总结,不仅需要立足区域特色,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就此议题,凝聚海外学者智慧,形成此《海外视角》系列,以咨共飨。
【海外视角】第八期 专家:
创新对于促进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冉冰副教授从创新如何促进区域一体化角度出发,以PPP,互联网,5G为例,就治理的内涵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了如下观点。
判断一个治理体系好还是不好,最本质就是看该治理体系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提高我们人类的生存水平,能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一个好的治理体系,其核心就是合作,即政府内部上下左右的协同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工商业,社会组织,公民团体等)的协调合作。可以说,所有好的治理体系都是以合作为核心的治理。由于治理的核心是合作,在治理过程中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个是合作节点之间的信息流动,一是节点和节点之间怎么能够更好的协作(如下图所示)。
怎么解决这两个合作治理的核心问题呢?创新。创新包括科技的创新和治理机制的创新。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极大推动信息的流动和信息的整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信息壁垒去掉,使其更好的流动起来,物联网、5G这些科技的创新都可以解决节点之间信息流动的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从下向上的治理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政府和非政府合作的创新(比如以PPP为代表的各种创新模式)。基层单位想创新治理的话,它的上一级或者上几级要给它足够的权力,要放权这些基层单位,才有可能做出治理的创新。判断创新能不能解决治理的核心问题的标准是resilience(系统弹性),即治理系统在失衡状态下需要花多长时间能够回到系统正常状态的能力。在治理过程中,通过这两种创新,我们可以极大的促进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协调性和合作性,并有可能克服节点之间的竞争关系。京津冀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都提供了以合作为核心的治理创新的可能性。
冉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管理博士项目主任,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证书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管理理论,合作治理,组织理论,知识技术和创新管理等。他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哈里斯堡校区教授委员会主席(2016 – 2017),加拿大管理科学学会(ASAC) 组织理论分会主席(2015 – 2016),美国东北公共管理学会议 (NECoPA)主席 (2017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