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Location: Home >> >>

[社会科学报]刘新静:何为气候适应性城市?

Release time:2016-04-08 14:55:00

[发布时间]: 20160408

[责任编辑]: 沈依灵

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要在全国建设30个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即使是对气候和城市毫无研究的普通民众也会从这则消息联想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雾霾、内涝等各种问题,但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气候适应性城市与人文城市之间的关系。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车道,城市发展的很多领域出现了“罗马化”趋势,如新城新区建设中的贪大求洋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12座大都市共规划和建设新城新区130座左右,其中新区17座,新城117座(包括自贸区1个),总建设面积为14900多平方公里。从规模和面积角度看,地方政府建设新城新区往往“贪大求洋”,中国12个大都市规划建设的新城新区人均面积大多数都在国家规定的100平米/人以上。这些物质上极度富裕的“罗马化”城市不仅仅是以牺牲公共空间、抹杀文化多样性和违背人本尺度为代价,而且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推手。人文学者的前瞻性思想本是城市研究的理性光辉,但并未照进城市发展的现实。  

或许,气候适应性城市是人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均衡的人文城市的最后契机。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3;城市消耗了60%-80%的全球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地;城市是各种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高度依赖于一个综合复杂的网络体系以支持其交通、通讯和贸易,这些因素加大了城市应对极端气候和其他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因此,城市在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都应当积极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节能减排、控制进而降低碳排放量,适应气候变化则应该从城市规划和生活方式入手,彻底抛弃“摊大饼”模式带来的城市区域无序蔓延和以汽车为导向的规划理念,倡导紧凑型、高密度的文化多样化、公共空间丰富和人本尺度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人类必须放弃万能的科技创新会解决所有问题的幻想,对于碳排放问题,再绿色环保的新科技、新能源都不如步行解决得彻底。城市研究人文学派巨匠刘易斯·芒福德曾经把无序蔓延的巨型城市称为“暴君城”、“死亡之城”,他认为解决城市“罗马化”的方法就是 “灵妙化”,即“以小为美”,不幸的是过去一百年里城市越长越大,各种“城市病”也接踵而来,如果不能抓住“气候适应性城市”的机遇,我们的城市可能真的踏上了不归之路。  

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城市的伟大不在于其低碳环保或者经济发达,而在于它对人类心灵的塑造和提升,体现在城市规划领域就是多样化、公共空间和人本尺度。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来源:《社会科学报》总第15034

原文: 刘新静:何为气候适应性城市? 原文链接:http://www.shekebao.com.cn/shekebao/n440/n441/u1ai1080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CONTACT US
021-62934788
ciug@sjtu.edu.cn
200030
Xinjian Build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954 Huashan Road, Shangha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