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善治:理论反思与国际实践》
发布时间:2021-09-17点击次数:1451
分享到:


[基本信息]

书名:《探索城市善治:理论反思与国际实践》

作者:[荷兰] 里昂·范登杜(Leon van den Dool)等 著

译者:张录法  许德娅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13-23519-0

 

[编辑推荐]

应对城市善治的挑战,虽有很多方法,但没有灵丹妙药。本书展示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不同城市尝试追求城市善治目标的实践,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本书的意义就是通过跨国讨论达成一些一致意见,从而为城市善治提供一些灵感。本书将城市善治视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平衡行为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及时地关注城市善治的核心价值。

本书试图解答关于城市善治的一系列问题:

l 怎样才算是城市善治?

l 我们该如何追求城市善治?

l 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在城市善治中的定位有何发展,产生了何种结果?

……

 

 

[作者简介]

里昂 · 范登杜(Leon van den Dool),1967年出生,2003年获得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荷兰蒂尔堡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普华永道顾问公司高级经理。主要研究地方/地区政府和治理、地方政府的合作与兼并,以及地方政府的学习过程,在荷兰和国外均有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其著作包括Making Local Government Work(《让地方政府发挥作用》)、Supporting Local Urban Knowledge Arenas(《支持地方城市知识领域》),还在《地方政府研究》和《公共控制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译者简介]

张录法,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社会保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迄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科项目以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等多项课题。公开出版学术著作7部,在《中国行政管理》、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许德娅,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博士,南开大学新闻学硕士及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与传播、娱乐研究、新媒体与社会、时尚文化与网络消费。目前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担任等多个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现主持城市治理案例研究的科研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北美、欧洲和亚洲不同城市尝试追求城市善治目标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本书将城市善治视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平衡行为和相互作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及时地关注城市善治的核心价值。本书作者解答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怎样才算是城市善治?人们如何追求城市善治?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重新配置有何发展,产生了何种结果?等等。

 

[目录]

1 章 城市善治:挑战与价值 1

2 章 谁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治理的张力 20

3 章 关于美国城市善治的反思 36

4 章 善治设计:美国洛杉矶市民主网络改革 51

5 章 柏林—利希滕贝格的参与式预算:城市善治的范本? 78

6 章 苏黎世的公众自愿参与程序:比直接民主更进一步? 96

7 章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阿姆斯特丹协作善治案例 117

8 章 多层次善治:埃因霍温智慧港 137

9 章 印度和中国的城市治理及伙伴关系:以德里、北京和上海为例 154

10章 香港城市治理和预防腐败的经验 172

11章 城市善治的不断探索:总结反思 190

参考文献 209

致谢 233

著者简介 234

译者简介 239

译后记 240

 

 

[译后记]

相信很多人对于城市治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困惑: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个或者一系列标准,能够定义什么是善治。其实,近些年来,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均对城市治理实践提出立项的规范和标准,众多学者也就什么是善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本书中,不同的作者提出了城市治理的定义,也基于“民治、民享、民有”的概念,提出了善治的规范性方法,试图对善治和城市治理做出一定的贡献。

治理的核心是多方利益的协调,而城市治理则是公共部门、非营利部门、社区部门等复杂主体相互依存的网络。之所以说“治理”而非“管理”,其实正是在全球范围内一种思路的转变。管理是从上至下的,它隐含的是一种“专制”的可能。而治理是多方协作的模式,强调政府不再成为凌驾于各方之上的力量,而是要与各个部门共同解决多样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由于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与知识,因此难以靠政府这一单一力量实现。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本书的研究视野不仅聚焦于资本主义国家,以善治作为出发点,还探索了印度以及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基于的城市治理案例。

本书中的案例是以欧洲和北美为主,书中探讨的力量与部门,也难以避免地从这些发达国家的治理方式出发。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在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善治还没有适宜的土壤。随着全球各地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多样化的困境,也给城市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挑战。而在中国的城市治理当中,也已经有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丰富的实践和案例。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曾举办“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参评案例从各个角度就什么是善治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各个城市利用大数据与新技术,引入相应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以人民的诉求为核心,以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为根本,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新思路,反映出长三角城市治理的重要探索,也代表着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方向。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也在陆续出版上海市各区城市治理新实践、新探索的案例合集。我们相信,在上海或长三角以外的其他中国城市,甚至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善治实践。而本书的出版,则是希望从善治这个角度,提供来自西方学界的观察与总结,从而为中国城市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书虽然并非教科书,但涵盖了各个地区不同的实践案例,对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涉及。如果译者对原文存在理解得不透彻或有遗漏之处,以至于可能造成译文的不妥甚至谬误,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日后修正。

2020年初,一场在世界各地爆发的新冠疫情,一方面打乱了所有人原本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成为检验各地城市治理水平和政府合作能力的一次测验。在这场本该是全球通力合作共抗风险的“战役”中,有的国家选择伸出援手,也有的国家选择袖手旁观。虽然我们始终期待一个和平与合作的时代,却也不得不承认,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可能给这个世界上带来更多的危机。本书围绕着城市善治,希望提出供全球各地应对城市治理挑战的经验借鉴。然而正如书中所说,在全球的范围内,城市政府所拥有的自主性正在不断受到挤压,处于统治结构底层的城市政府因而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次的疫情应当更加坚定各个国家不同城市政府探索善治的决心,只有城市与国家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同时给予城市充分的自主性,让其调动应对危机的资源,共同渡过危机。在此,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开放与包容、拥有更多理解与共情的世界。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稳定与协作的世界当中,城市善治才能成为可能,我们才可以把有限的精力从竞争转向合作,从排斥转为学习,从而为给全世界各地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