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2016年12月13日
创新(innovation)一词是经济学的原创。创新理论的鼻祖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这两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现在,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化创意,乃至制度改革,都谓之创新。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回到熊彼特。他认为,一种发明(invention),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一个创意(creative),一个想法(idea),莫不如此。所以,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在熊彼特看来,经济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才能把生产要素带到一起并组合起来,这个思想源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企业家精神则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革命性的要素重组即创新,这是熊彼特思想的精髓。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和技术都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把各项生产要素转向新用途,把生产引向新方向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和技术的主要社会功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
以后的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目前为止,在增长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经济学家是罗伯特·索洛和保罗·罗默。上个世纪50年代,索洛的研究发现,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不能解释全部的经济增长,还有一个剩余,他认为,这是技术进步的贡献。但是,他没有解释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是怎么引起的。罗默在1986年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和技术体系之内,使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罗默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本和劳动(非技术劳动)外,又加上了人力资本(以受教育年限衡量)和新技术和新思想(用专利来衡量,强调创新)。罗默指出,技术变革速度受到经济体系内在的经济激励的影响,因此,技术进步是内生变量,决定着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可以认为,在内生增长理论以后的总量生产函数中,技术和创新几乎是等价的。
罗默还认为,增长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是“超级构想”的结果,它能造就新的一代,能传播思想。专利和版权就是英国在17世纪创造的一个关键的超级构想,同样的还有美国在19世纪引进现代研究型大学,20世纪引进同行竞争性研究资助体系。他写道:“我们不知道下一个如何有效支持观点的重大的思想将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会出现在哪里,但是,有两点可以确定:第一,领衔21世纪的国家,将会是在私人部门实施创新,并有效支持新思想形成的国家;第二,类似这样的新的超级构想将会形成。”思想既是精神的不竭资源,又是精神追求的结果。创业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以新思想为源泉,新思想和企业家精神又都源于创新活跃的国度。
论及经济学的创新理论,不能不提到的经济学家是年已94岁高龄的威廉·鲍莫尔。他是自熊彼特之后无可辩驳的创新领域的思想导师。在熊彼特之后,研究创新的经济学家大都走上批评主流经济学的演化经济学道路,而主流经济学又在引入创新研究方面进展缓慢,鲍莫尔则在两者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在《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自由市场创新机器》,继承熊彼特的遗愿,肯定了他当年的努力;在《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鲍莫尔将熊彼特的理论范式运用于资本主义创新增长的实践,是一次新的深入和拓展。在鲍莫尔看来,好的资本主义(即市场经济)的最佳形式就是大企业型和企业家型资本主义的混合。他将创新和企业家行为纳入到他的经济学理论之中。
尽管创新的提出在经济学,但关于创新的研究,管理学所做的工作一定是不少于经济学的。在管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战略管理的研究中,有关蓝海战略的研究最接近熊彼特的创新思想,或者说,是对创新理论的成功运用。所谓蓝海战略,是要打破价值和成本之间的取舍定律,同时追求高价值和低成本。这就要求企业跨越不同市场或产业之间的界限,将关键竞争元素重新排序和组合,剔除和减少产业一贯比拼、却不增加买方价值的元素,以降低成本,同时增加和创造产业未曾提供的元素,以达到买方价值的突破。尽管这里讲的竞争元素重新排序和组合,与熊彼特的要素革命性重组不完全相同,但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经济学论证说,没有竞争,企业就没有动力去改善其产品和服务,而有了竞争,他们就会被迫改进做法,降低价格,改善产品和服务。《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的作者W.钱·金强调,蓝海战略并不认为竞争是个坏东西。与经济学思想不同的是,它也不认为竞争总是好的。在企业层面,竞争的好处是有限的。在供给超过需求时就更是如此。正如目前某些产业中发生的情况一样,激烈的竞争容易对企业组织的获利性增长起破坏性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争夺产业已有顾客,从而面临巨大的价格下行压力,利润率日趋收窄,产品出现同质化。如果企业继续去争夺在已有市场上的更大份额,而不去扩展或开创市场,这些竞争行为就注定会为企业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这就是为什么蓝海战略认为,企业需要超越竞争,超越在过度拥挤的产业中小幅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做法,去追求价值创新,开创新的市场空间,改变竞争格局。
可见,蓝海战略强调的价值创新首先是战略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其产品或服务要想赢得市场,技术创新本身往往是不够的。W.钱·金认为,企业需要的是价值、利润、人员三项主张相互协调的商业战略,价值创新是其核心。而技术创新本身并不是战略。一项技术创新如果不能与具体市场中的买方需求有效对接,便无法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主张。同时,确立和打造强有力的利润主张和人员主张,都超出了技术创新的范畴。由此可见,研发不能取代战略,后者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制胜的关键。而当企业确立了蓝海战略导向后,以买方价值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则可通过对产品、生产等环节的创新,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新。这个思想的内涵与熊彼特强调他所说的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也是一致的。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指通过供给方的变革,亦即通过供给创新,实现对需求的更有效率的满足。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要求供给方将视线从与对手的相互比拼中转移到买方需求上,通过重塑市场和产业边界,重新定义游戏规则,以彻底甩脱竞争对手。从这里可以看到,供给创新和价值创新有交集的。
蓝海战略认为,当一项创新淘汰了早先的技术或已有的产品和服务,颠覆现有市场时,就发生了创造性破坏或颠覆现象。“淘汰”这个词很重要,因为没有淘汰,就没有颠覆。所谓颠覆与熊彼特关于创造性破坏的概念是相一致的,即旧事物不断被新事物破坏和取代。但是,“颠覆式创新”只是谈到了创造性破坏的可能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产业创造并没有破坏、颠覆任何东西,而是纯粹开创了新的产业。比如说,在孟加拉等较为贫困的国家,微金融的新模式并没有颠覆现有的银行体系,却使得没有钱的穷人能够进入金融领域。这种创新就是一种非破坏式的创新。
问题的讨论似乎要聚焦两个层面:如何更有效率地满足需求,更有效率意味着价格更低,或使用价值更高;如何创造新需求。前者的道理比较简单。后者亦不复杂,但要结合供需关系的新格局来讨论。过去很长时间,需求导向是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它的优点是比较可靠,缺点是有滞后效应。然而,在现今社会,供需格局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常态,中国也不例外。其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更多地表现为潜在需求。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越来越多的需求是由他们的潜在需求转化而来的。上述两个特征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想在这一格局的竞争中取胜,不仅要着眼于现实需求,更要通过供给创新的不断试错,创造新的需求,并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谁在这个试错和转化中得到先机,谁就能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考虑到需求导向的缺点,考虑到动态的技术进步和企业家精神,供给创新、价值创新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下中国经济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发展。首先,创新是供给侧的动力,在现在的语境中,它包括科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其次,驱动什么?驱动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其间,需要通过创造需求才能驱动增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驱动就是供给驱动,这里,供给内在着各种创新的可能性,一方面直接实现市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新需求和潜在需求的试错及实现,驱动增长和发展。当然,供给创新的成果要通过产业化才能进入市场,才能创造财富、创造就业,那么,产业化的主体是谁?产业化的组织者是且只能是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成果,准确地说,是发现和发明,是企业家主导的产业化的投入要素。产业化的核心问题是连接需求和供给,是供给创造需求,创造能够产生更大(附加)价值的需求。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执行院长
研究领域:服务经济与贸易,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