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科创街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10点击次数:42
分享到:

9月6日上午,首届科创街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会议中心举行开幕。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方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徐晖,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党委副书记周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沈丽丹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周承主持。

开幕式

穆荣平在致辞中指出,七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科创街区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当前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举措。研讨会以“科创街区的中国实践与理论”为主题,紧扣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前沿恰逢其时,意义深远。结合长期参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合肥科学城、深圳国家创新城市规划的丰富经验,穆荣平指出,从科学城到创新城市,再到科创街区,标志着创新空间研究与规划实现“螺旋式上升”。他强调,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产业园区模式,科创街区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才为中心”,上海“大零号湾”正是这样一个“有温度、有活力、有人文氛围”的科技创新生态空间,能够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的创新潜能。

(穆荣平致辞)

骆大进表示,当前,上海市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全力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实现从“打基础”“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零号湾”是“三区联动”和“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已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科创街区样板,与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一起,共同构建形成全市多层次、功能互补的科创空间格局。骆大进表示,落实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要使命,市科委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通过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从所有权分配向收益分配机制转变,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进一步优化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人才金融等要素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

(骆大进致辞)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徐明前副局长指出,科创街区是上海推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需要从空间供给、生态营造和资源配置三方面系统推进,使其成为创新生态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的功能单元。首先是聚焦功能复合,精准匹配空间需求,探索规划土地高度弹性管理;其次是聚焦创新生态,以生态营造催生街区内生动力,注入高质量发展活力;再次是聚焦资源盘活,以存量孵化破解发展瓶颈,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徐明前表示,市规划资源局将在“十五五”期间研究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推动一批示范街区落地,并期待各方共同探索科创街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徐明前致辞)

奚立峰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化基础研究与前沿创新交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积极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学校与市科委、闵行区协同推进的大零号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上海交通大学愿与各方一起,更加关注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和产学研协同创新。

(奚立峰致辞)

(周承主持开幕式)

主旨演讲

本次大会共举办四场主旨演讲。第一场主旨演讲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主持。

(张卫国主持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方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二级长聘教授柳卸林、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胡志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垣、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蔡莉,分别作《优化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城市》《从知识组合与创业集聚看新兴产业发展》《AI4S:新范式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与思考》《智能与安全的协同:企业AI战略选择》《基于时空视角的创新驱动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主旨报告。

(方新作主旨报告)

(柳卸林作主旨报告)

(胡志坚作主旨报告)

(李垣作主旨报告)

(蔡莉作主旨报告)

第二场主旨演讲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秘书长陈光主持。

(陈光主持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监事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李廉水,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光,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副主席胡洁,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改革创新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南分别作《从学术研究到智库报告:以江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为例》《中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世界光谷”建设》《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江丰电子:从一花独放到花开满园》《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创街区的创新范式与实践》《破解城市发展“四大困境”:科创街区的中国解答》主旨报告。

(李廉水作主旨报告)

(李光作主旨报告)

(张卫国作主旨报告)

(魏江作主旨报告)

(胡洁作主旨报告)

(吴建南作主旨报告)

第三场主旨演讲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社会科学处处长梅红主持。

(梅红主持主旨报告)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邓智团,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科技部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杜宝贵,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创业家学院(太仓)领导小组组长张晓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郭俊华分别围绕《新形势下环同济产业创新生态之重构》《新时代城市发展逻辑演进:构想、机制与政策》《创新街区发展与城市治理范式转型》《融合式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创业家学院(太仓)创新生态建设》《环交大科创街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主旨报告。

(陈强作主旨报告)

(邓智团作主旨报告)

(杜宝贵作主旨报告)

(张晓军作主旨报告)

(郭俊华作主旨报告)

第四场主旨演讲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黄琪轩主持。

(黄琪轩主持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陈凯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朱春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世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温珂,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社科处处长、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梅红分别作《数智化背景下区域创新发展的思路思考》《科技创新策源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逻辑与系统路径》《创新的空间维度与规划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发展》《高校主导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创新场景探索》主旨报告。

(陈凯华作主旨报告)

(朱春奎作主旨报告)

(王世福作主旨报告)

(温珂作主旨报告)

(梅红作主旨报告)

平行分论坛

本次学术研讨会除主旨演讲外,还开设了六个平行分论坛,各位参会嘉宾围绕“多元主体协同赋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治理转型与实践”、“创新街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平行分会场一)

(平行分会场二)

(平行分会场三)

闭幕式

主旨演讲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录法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闭幕式。

(张录法主持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举办了优秀论文颁奖,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从学术创新性、逻辑规范性和实践指导性等多维度综合考量,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和三等奖5篇。

(一等奖获奖作者代表)

(二等奖获奖作者代表)

(三等奖获奖作者代表)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吴建南在闭幕总结中向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承办方与协办单位致以诚挚谢意,并对所有与会嘉宾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发言表示衷心感谢。吴建南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科创街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汇聚了来自多个领域的真知灼见,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期待各界同仁继续深化研究、加强跨界合作,并相约明年再相聚,共话新进展、共谋新篇章。

(吴建南致闭幕词)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由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改革创新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承办,由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全球创新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协办,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百余名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