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平、吴建南 | 数字化协同:基层减负增能的策略选择——基于C市X区“报表通”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3点击次数:231
分享到:

摘要


 基层负担蕴于繁琐任务和有限资源间的巨大沟壑,推动基层减负增能是使科层组织有效运转的关键。既有研究大多将基层减负增能置于单一工具理性或主体协作视角考察,对技术执行中多元主体的协同关注不足。本文构建“协同开启-协同持续-协同结果”分析框架,基于 X 区“报表通”的案例追踪,探究基层减负增能的数字化协同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正向条件与负向紧张局势的双重效应,为开启数字化协同带来纵横“触发之窗”;领导权威势能催化利益共同体的数字协作能力聚合,技术理性嵌入推动离散化要素的数字联结空间构建,二者共同驱动基层减负增能协同过程的持续;基层减负向业务增能溢出转化的协同结果,蕴含多维公共价值的创造与释放。数字化协同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主体协作的融合,弥补了传统协同治理在数字时代的解释力局限,为基层减负增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启示。 

作者简介


马太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建南,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文章结构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基层报表负担的生成逻辑 

(二)基层减负增能的优化路径 

(三)分析框架:基层减负增能的数字化协同 

三、研究设计与案例概况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收集 

(三)案例概况 

四、案例分析:X区“报表通”的线索追踪 

(一)协同开启:报表负担应对的纵横“触发之窗” 

(二)协同持续:数字领导和技术的双轮驱动过程 

(三)协同结果:基层由减负到增能的溢出转化 

五、理论阐述:基层减负增能数字化协同的机理归纳 

(一)牵引动力耦合:正向起始条件和负向紧张局势双重效应 

(二)领导权威势能:利益共同体的数字协作能力聚合 

(三)技术理性嵌入:离散化要素的数字联结空间构建 

(四)协同绩效生成:基层减负增能的多维价值创造 

六、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