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听我院陈高宏副院长讲浦东开发开放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4-17点击次数:5037
分享到:

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日,人民网记者专程对话我院副院长陈高宏,听浦东老开发人讲述浦东开发开放的故事。

 

背景介绍· 陈高宏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曾任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兼区委办主任、区府办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区外办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文广局局长、新闻办主任。浦东“800壮士”之一。

 

以下为采访实录——

 

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一江春水”

 

我一直在思考,上海的改革开放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处于什么位置?这就要从和深圳的比较来讲起,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它是突出重围。那时候的上海在干嘛?上海在当后卫。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好动上海的,一旦出马,就意味着是一场攻坚之役,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80年代,上海基本上是处于后卫的位置。

 

上海是我国计划经济最为典型的城市,也是国有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市场取向的改革比其他城市晚了一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一位市领导曾比喻,当时的上海很困难,“像一个进入了晚年的老头,老态龙钟,精疲力竭”,城市形态混杂无序,城市建设“摊大饼”式扩张,住宅工厂商业学校等无区分地交错在一起,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病严重。

 

这个时候,浦东开发开放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要把中国计划经济最大的堡垒攻下来、改过来,所以说是攻坚之役。经过90年代浦东的发展之后,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此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是在上海的改革开放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到内地……全面推开,这就叫中国改革开放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民网图 陆家嘴变化 姚建良摄

曾有这么一个比喻:如果说我国的海岸线像一张弓,那么长江就是这张弓上的箭,而位于海岸线中点的长江口的浦东则是这支箭的箭头,作为箭头的浦东一旦起飞,将带动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对全国的改革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于浦东开发开放,听没听说过这个词——声东击西,或者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胸怀全局。你自己发展起来了,周边却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我花开后百花杀,浦东建设得非常漂亮,浦西还是“涛声依旧”,这样的开发是不成功的。浦东开发的目的,是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而现在我们能够自豪地讲,浦东开发成功了,它确实带动和辐射了上海和整个周边领域,改革的经验也辐射到了全国。

 

大时代成就小想法,我成了浦东“800壮士”之一

 

我是1993年来到浦东的。1993年浦东开发之初,人民日报上登了一则新闻,讲的是浦东面向全国招40名干部,这是开先河的。招聘条件也是打破常规的:一是打破省市区域的界限,二是打破身份编制的限制,三是打破职务高低的界限。

 

人民网图

那时候,我在中部一所城市的市委组织部工作,研究室副主任,正科级,工作按部就班,常常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但内心并不安于现状,也会考虑人生的意义问题。当时,海南成为特区了,很多机关干部纷纷“下海”创业,我记得当时还写过一篇文章《走,下海去!》。所以,慢慢地,自己也有了这样的念头,很想挑战一下自己。

 

在这之前,浦东开发开放已经向社会发出一个信号了,经过两年的酝酿,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是国家战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我们干部影响很大的,东方风来满眼春、春天的故事……如雷贯耳。所以,国家大背景与个人的小想法结合在一块,再加上“上海”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足够让我下决心了。

 

说实话,当时我是私自来上海考试的,不敢让单位知道,因为领导对我很好。你能体会吗?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就是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不知道怎么去跟领导交代。领导对你那么好,你要走,是不是很不够意思?我就让我爱人陪我去,给我壮壮胆。部领导当然是坚决不同意,后来一波三折,有位分管的市委领导替我讲话了,“这是国家战略,高宏能到那里工作,参与上海的改革、浦东的开发,这是好事情,是我们的光荣。通过他了解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启发。”

 

知道我那时候报的是什么岗位吗?人事局管工资的岗位。就想做些实际工作,把工作搞得棒棒的。只要能参与浦东开发,做什么工作都行。

当时两千多人报考,只招录40人,1月份通告、报名,2月份笔试、心理测试,3月份面试,4月份考核,5月份上班,试用一年。节奏很快,但程序一个不少,该有的都有,那个时候就是重能力、抓机遇、抢时间。

 

其实,当时上海的干部并不缺,原川沙县就有1300多个,为什么还要从全国各地招人?这就是浦东开发开放、海纳百川的一种体现,表现出的是这种胸怀,也是给全世界发出信号。而且,浦东要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一流新城区,最好能有来自五湖四海各方面人才的“杂交优势”,这比单独从本地发掘要好,不同的人谋划在一块才能碰撞出火花。所以这把“刀”砍下来是不容易的,将近一千多名干部被分流。

 

从全国全市打破地域、打破编制、打破职级招调过来的人才队伍,大概在500人左右,加上原来川沙分流后留下的300多人,就是现在我们常常说的浦东“800壮士”。

 

浦东开发之初,政研室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受访者供图

 

“铁保障+泥饭碗”,开了市场化安置的先河

 

1993年5月3号,我来浦东报到,5月4号就开始上班了。先集中培训一个星期,然后把我们这些新招的干部安排下去做征地安置工作。

 

那时候有句话叫“谁征地,谁安置”“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过去一直用这种办法。就是谁征人家的地,就得给人家提供工作岗位。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汤臣高尔夫球场,老板说他们不能接受这个方案,保洁、保安一百多人就够了,一两千人怎么安置?没有合适的岗位!如果这样,那还建什么高尔夫球场,干脆建农场算了。

 

马上要交地,劳动力又安置不了,怎么办?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叫“铁保障+泥饭碗”,就是就业和保障相分离。举个例子,政府给被征地的农民解决保险、医疗等四金,不管在哪里工作,这份保障有了,至于工作岗位,就得到市场上去就业。一开始,老百姓是不太好接受,因为大家的梦想就是到国有企业当工人。

 

陈高宏刚到上海时的住所 受访者供图

那时候条件很苦,我和同事顾云豪一起住在一个倒闭的乡镇企业里,每天晚上走家串户,一家一户做思想工作。怎么说服他们呢?你想到国有企业去上班,可现在国有企业在结构性调整,一些企业员工下岗,跟那些下岗工人比起来,你有优势吗?很明显,农民没有优势。而我们这个办法是,政府给你保障,无论你在上海,还是去海南、云南,只要有企业用你,你都可以去。政府给你交保障,企业就少了一份负担,当然愿意用你,你在市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今天干完工作,明天工厂倒闭了也没事,你可以再去找,反正有保障。这一探索,开了市场化安置的先河,解决了近20万征地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那时候浦西才是上海,浦东是听取蛙声一片的乡下

 

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浦东新区管委会领导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职能部门一个处室共用一张办公桌,吃饭在附近的东方医院搭伙。当时浦东到浦西主要靠轮渡,有些家住浦西的干部加班赶不上末班轮渡,就在办公室打地铺过夜,毫无怨言。

 

刚来上海那会儿,我住在南浦大桥下面的一个老旧小区,每天顶着烈日,骑自行车去试点乡镇上班,路上要将近两个小时。下去调研有时住在村里,晚上点六七盘蚊香,蚊子没赶跑,反倒把自己熏得受不了。我爱人来看我时说我像个非洲人。所以那个时候是很艰苦的,好在我以前在农村插过队,吃苦精神比较强。

 

大概几个月之后,我分到了一间位于川沙的浦东新区集体宿舍。这里“蜗居”了十几位外地招聘的机关干部,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乐趣不减,反而利用跨部门协调沟通的便利,经常在一起讨论工作到深夜。

 

除了工作居住条件艰苦,当时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语言不通。刚到上海第二天,语言上就出了问题,一早住所旁一位老太太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完全没听懂,上班时我学给同事听,同事说“人家问你早晨吃的什么饭”。开会的时候,别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我却不知所云,很苦恼。

 

于是,我下决心学上海话,买了磁带,每天早晨一起床就开始听。有一次,我到新华书店去买书,想买一本上海方言和普通话的对照版本,找来找去找不到。旁边一位中年人看到我一直在翻,就问我想找什么书。我说从外地来这里,上海话不行,想找一本书,看看上海话的方言和普通话是怎么对照的。他说,这里没有的,你要的话,我送你一本。就跟我约了个地点,送我好大一本词典,上海话的对照都在里面,却怎么也不肯收钱。充分体现了上海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了一年,我能听懂上海话了。

 

那个时候,每个干部都充满了干劲和创业激情,但条件非常困难,沿江民房密集,简陋破旧,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那会儿还是烂泥渡。

 

人民网图 远眺浦东 姚建良摄

一条黄浦江把上海这个远东大都市分隔成两个世界,浦西是繁华的大都市,浦东是听取蛙声一片的“乡喔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当时上海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我刚来的时候,同事要到浦西去办事,他会跟我说,今天下午到上海去。我很纳闷:难道我们不在上海?他说,对,这不是上海,黄浦江对岸是上海,这里叫乡下。

 

当时浦东的GDP是60个亿,在上海占不到1/12,上海是750个亿。我们的设想就是,到2000年,用10年的时间,最好能达到500亿,当时属于雄心壮志,要实现500亿的GDP,那是很大了,实际上到2000年,我们已经达到1000亿了。现在,浦东的GDP已超过1万亿,占到了上海的1/3。

 

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在浦东大道141号正式挂牌。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

当时的新区管委会在浦东大道141号,现在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后来我当区委宣传部长的时候,就协调争取把141号保留下来,做了一个浦东开发开放陈列馆,这代表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起点和历史,要保留下来的。

 

浦东:一面旗帜、一场战役、一个高地、一张王牌

 

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布局,我也一直在思考,将其概括为“四个一”:政治上打出的一面旗帜,经济体制上是一场攻坚战役,区域发展上塑造的一个高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张王牌。一面旗帜、一场战役、一个高地、一张王牌,如果讲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布局,我觉得这个概括是合适的。

 

观察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和全国改革开放的态势,可以看到,90年代初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在空间上正好处于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布局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展开的地域交汇点上;在时间上正好处于我国由80年代初的打开国门,到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关节点上,再到今天新时代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因而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人民网图 滨江大道的变迁 姚建良摄

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指向,不仅是建设一个新城,更是在探索一条新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发展振兴之路,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如果让我介绍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三个量:一是规模总量超出预期,二是发展质量优异高效,三是辐射能量多维输出。那么,浦东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我认为,是整合聚力、开放动力、创新活力、落实能力,这“四股力”托举起浦东开发开放的巨大成就。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浦东则是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就是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新时代创造新奇迹,要始终保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攻坚破难、奋发有为的蓬勃激情,抓铁有痕、踏石有印,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我是何其幸运才能遇到这样一个时代,感恩!

 

从采访谈话的这间办公室窗外看出去,就是陆家嘴地区。我看着它一点点长起来、亮起来,太亲切了。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中,能参加这样一项壮丽、伟大的事业,真是一种幸运!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机会都被我们遇到了,我要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这座城市和人民,感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

 

陈高宏刚初到上海浦东时去看东海 受访者供图

刚来上海时,我就是一个土包子,天热穿个西装短裤、圆领衫就去上班了,这在我们当地就是常见的职业装啊,很正常。领导找我谈心,说上海人穿衣服,男女是不一样的,女同志可以穿超短裙,男同志必须穿长裤。我一看,果然大家都是这么穿的。来到上海,我就是从穿衣服、学上海话开始的。

 

1993年来到上海,到2000年,7年时间,我经历了多岗位历练,成长为市管副局级干部。此后10年,在浦东又担任多个职务。像我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外来者,上海就这样接纳了我,包容了我,培养了我,我感觉真是极大的幸运,这也正是上海海纳百川的特质。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展在国家展览馆举行,陈高宏在浦东展区前接受采访。受访者供图

上海浦东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切身感受到这块土地上涌动的争创一流的意识、建功立业的抱负、忘我工作的境界、廉洁自律的情操、海纳百川的胸襟,尽管我已经离开了浦东,但我始终对浦东情有独钟,始终关注着浦东的发展,坚持撰写浦东开发的文章,研究浦东开发的课题,编辑浦东开发的书籍,尽力把浦东开发开放的背景、阶段、成就、价值、精神、经验等提炼出来传播出去,因为,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

 

浦东开发开放30年峥嵘岁月孕育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浦东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创造了历史。在“浦东再出发”的新征程中,我们仍要高扬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奋进新时代,创造新未来! 

 

陈高宏口述 唐小丽整理

(责编:严远、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