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深夜,“新加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项目团队圆满结束在新加坡调研的全部内容,返回上海。在经历前期对于上海市社区垃圾分类现状的梳理以及中期对于新加坡多元主体的实地参访调研后,本项目进入了后期总结阶段。
在为期8天的实地调研过程中,项目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E2S2项目学者密切合作。从垃圾前段的分类投送、中端收集转运到末端分类处置,成员们对新加坡垃圾治理举措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足迹遍及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完整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垃圾分类治理的前端,新加坡主要将社区生活垃圾区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并对其中的可回收垃圾进一步分类。在走访当地的特色社区——组屋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入户考察了居民家中的垃圾输送管道,分析当地居民将垃圾直接投放至集运点的便利性。同时,成员们在问卷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发现,由于政府在末端废弃物管理环节展现了较好的处置能力,民众进行自主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不强,并且组屋管道的设计导致非法倾倒难以追责,最终导致后续垃圾分类处理成本的增加以及居民生活垃圾整体回收利用率的降低。
中端的集运与回收工作则主要交由企业负责,确保垃圾物流收运体系规范有序运行。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激励垃圾清运商对垃圾进一步分类回收,获得废弃物的剩余价值。针对工商业企业和垃圾收运商,团队成员们先后走访了新中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四大垃圾收运商之一的威立雅公司,深入考察企业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非法倾倒的惩罚条例,进而对新加坡法制化、市场化的垃圾治理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在垃圾分类治理的末端,新加坡的垃圾焚烧厂与垃圾填埋场均隶属国有。
在终端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规划方面,新加坡政府因地制宜,打造了多个垃圾处理与生态建设的亮点工程,有效解决了垃圾围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调研期间,项目成员们重点走访了曾作为垃圾填埋场的LorongHalus湿地公园,通过考察土壤、水质、植被的情况了解填埋场的生态修复过程,发现湿地公园的绿化植被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城市绿地标准,民众休闲运动其中,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谈垃圾色变”避而远之,有效纾解了垃圾治理的邻避效应。
此外,成员们在调研过程中整理总结出会议、访谈纪要近万字,同时通过拍照、视频等形式,将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凝结成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了新加坡食品包装展览馆的环保教育实践,热闹嘈杂的特色食阁与井然有序的厨余回收环境,居民家中垃圾槽的设计构造,组屋社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处理现状以及昔日垃圾填埋场今朝变身湿地公园的改造情况。这些资料都将有助于后期报告的撰写和宣传视频的制作。每天晚上回到住处后,团队成员们还会一起分享当天的成果和收获,交流讨论调研中工作中的心得,并对第二天的行程计划做出详细部署。
回到学校后,成员们召开了讨论会,结合此前对上海市社区垃圾分类瓶颈问题的梳理,总结了新加坡垃圾分类治理的亮点及其对上海市的借鉴,进而明确了后期调研报告的整体框架和撰写要点。在接下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成员们将团结协作,进一步提炼政策启示,完成报告的撰写。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城市化率高,人口密度大,倒闭新加坡不断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实现“零废物”国家的目标。此次全球挑战计划:“新加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项目的开展正值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迅猛推进的关键时期,上海于7月1日在全社会推行垃圾分类治理制度,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国内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但探索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新加坡作为城市国家与上海有诸多共性特点,其垃圾分类治理的智慧与经验将为上海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邮箱:ciug@sjtu.edu.cn 电话:021-62934788 邮编:200030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沪交ICP备20170055
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