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为主承办的2018全球城市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系“世界城市日”主题活动之一,论坛主题是“全球城市·绿色发展”。
2018全球城市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国人居署和世界银行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三家承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协办。
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进而阐释了新时代全球城市绿色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上海市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的总体思路和行动计划,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并呼吁大家广泛深度交流,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言献策。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斯宪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论坛的筹备情况和此次论坛主题的深刻内涵,进一步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近年来在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努力。
联合国人居署区域间事务顾问、中国事务总协调人杨榕在致辞中表示,相信本次论坛不仅将进一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的精神,而且将会在讨论分享上海和各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理念经验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银行社会、城市、农村和灾害风险管理全球发展实践局副局长弗兰西斯·盖斯奇埃尔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世界银行在支持弹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施丽婷则表达了对论坛主办和承办方的感谢,并介绍了奥地利在城市绿色发展中的一些做法,她坚信全球城市论坛将对城市发展的话题引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主持。
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奥地利、韩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知名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各大高校、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国内外主要媒体、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约300名嘉宾。
论坛开幕式上,还进行了2018年《上海手册》中文版的推介和特色、亮点的解读,举行了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承办的首届“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颁奖仪式。
《上海手册》2018年度报告由联合国、国展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修编。该年度报告以“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为主题,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治理、国际合作六个维度精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18个案例,并在最后一个章节阐述从典型案例中提炼和梳理了不同类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使其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是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举办,首届评选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承办,于2018年7月—10月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实践案例评选。
经过案例征集、初评、实地考察和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0项最佳案例,包括“上海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实践”、“徐汇滨江:打造水岸地区城市更新的示范”、“高密度城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实验探索”、“社会参与新机制 社会治理新格局—上海市杨浦区全面推进‘睦邻家园’建设的实践案例”、“‘铜陵模式’开启中小城市治理新篇章”、“点穴治警正警风多做多对为人民——南京公安‘民意110’的社会治理实践”、“掌上云社区:城市基层大数据治理的创新实践”、 “破解城市垃圾分类落地、运营难题——余杭‘虎哥回收’”;“民间组织‘绿色浙江’助推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治理”、开启城市垃圾治理新时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衢州实践”。
8项优秀案例,包括“‘攀亲结对’:大城大居迈向主人社区的治理之道”、“以‘毗邻党建’模式助力沪浙跨界协同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从‘三社联动’走向‘社会联动’持续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深化‘三治融合’构建县域治理桐乡样本”、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江阴市徐霞客镇‘1+4’小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方兴社区‘大综管’模式‘三板斧’劈出社区治理新局面”、“夕阳无限好 为霞尚满天—合肥市畅园社区‘文化’加‘养老’品牌化建设”、“政企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瓜沥七彩小镇”。
主旨演讲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世界银行社会、城市、农村和灾害风险管理全球发展实践局副局长弗兰西斯·盖斯奇埃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第四研究室主任许召元研究员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2018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江苏省徐州市常务副市长王剑锋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下午的平行分论坛围绕“全球城市·绿色发展”主题分为全球城市·生态文明、全球城市·文化语境、全球城市·数字治理、全球城市·合作治理、全球城市·最佳实践五个专场。
全球城市·生态文明专场,来自日本、法国、新加坡的海内外学者主要立足于对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的反思,探讨了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和人口高密度集聚带来的各种“城市病”。对于当前城市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专家学者认为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城市·文化语境专场,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围绕城市文化语境这一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每一座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样貌、特征、居民间的相处方式、以及个人的生存体验。专家学者认为,城市治理既要扎根于不同城市的文化语境,理解城市治理的特殊性;又要努力探索城市治理的一般性和规律性,促进全球城市治理经验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全球城市·数字治理专场,吸引了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与会学者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就,重点探讨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及政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公共信息服务,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与发展等问题,展望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智慧城市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思考。
全球城市·合作治理专场,海内外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公众参与、公共服务、大都市治理、大湾区发展等问题展开。与会专家总结了上海城市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制度程序及其实践经验,探索设计可具体操作和有效执行的公众参与程序制度;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多元参与,让居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设计,提出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精准度;还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协同治理,以顺应大都市区、城市群、大湾区发展的需要。
全球城市·最佳实践专场,依托“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的专家学者,获奖案例的申报单位围绕社区治理、治理体制变革、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等问题展开了对话和交流。参会者一致认为,获奖案例代表当前城市治理的趋势和方向,形成了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城市治理经验,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论坛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主持人对分论坛的研讨内容进行了总结;还举行了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赛颁奖,发布了“全球网络中心城市(Global Network of Central Cities ,简称GNCC)”评价指数和“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的最新研究成果。
徐剑教授课题组和桑大伟副研究员课题组发布了“全球网络中心城市(Global Network of Central Cities ,简称GNCC)”评价指数和“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两项成果都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嘉华教授徐剑发布了“全球网络中心城市(Global Network of Central Cities ,简称GNCC)”评价指数,该指数主要基于国内外主要城市评价与排名已经公开发布的1568个城市信息进行初步筛选,保留483个城市进入第二步的全球城市遴选环节,并根据全球城市的三大功能以及“五流”的评价体系,对152个城市进行评价,最终选出其中70个城市入围全球城市行列。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桑大伟发布了“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从创业制度与环境、创业文化与氛围、创业质量与成长、创业生态与潜力等四个方面计算出上海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总得分,并勾勒出上海创业者的典型画像,形成了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曲线。
第四届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赛决赛中6支队伍进行了案例分析、评委答辩和观众质询等环节的比赛。最终,经评委讨论及大众投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队伍(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成)分别荣获团体冠军、亚军及季军,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子元、上海财经大学唐晓芸,中国矿业大学任鑫淼获得优秀个人。大赛颁奖仪式在全球城市论坛闭幕式上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斯宪为第四届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冠军团队颁奖,并对获奖团队表达了祝贺。卢永华、俱孟军、成键、张勇进、裘薇分别为大赛亚季军参赛团队颁奖,姜文宁、吴建南、史晓琛为获得优秀个人的同学颁奖。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斯宪为论坛致闭幕演讲,他主要对此次论坛的特点做了总结,并对全球城市绿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阐释和解读。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主持了论坛闭幕式。
全球城市论坛致力于为政界、学界、业界探讨城市发展、创新城市理论、争鸣学术观点、分享管理经验提供一个全球化的精彩舞台,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城市治理模式提炼、传播和推广的高端平台,该论坛正日益成为“世界城市日”系列主题活动中的品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