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精细化人行步道,离我们还有多远》【对话】单元,受访者王林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责任教授、设计学院教授。原文刊于《解放周一》头版“瞄一流 献一计 见微知著看上海”栏目。
解放周一:街道向步行化生活空间的回归,是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王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一开始,人们觉得拥有汽车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标志,这在西方国家也经历了一个同样的过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道路的规划是以车行交通为主的,保持车行的通畅是城市效率的一个重要体现。
但是,这样的规划给人的步行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空间?西方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从水、空气到环境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近年来,在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步行的舒适度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魅力的标准。
2016年,《上海街道设计导则》正式发布,提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要转向以街道生活为主,也是顺应了这一世界性的趋势。
解放周一:人行步道的设计最需要关注什么?
王林:街道是什么?街道是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客厅”。人们不只是希望穿行在街道上,而且希望在步道上舒适地行走,感受温馨的生活氛围。所以,人行步道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人的感受来评判这条街道设计得好不好。
比如,在《上海街道设计导则》里,要求街道的路口不再拓宽。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在较宽的路口,由于绿灯时间不够长,常常来不及过马路。所以,在国外的一些城市,很宽的路口上会加一个人行岛。像英国伦敦的牛津街,特意加宽街角的人行步道,缩小路口的车行道,这样,车在转弯的时候会减速,而行人过马路的速度则加快了。
对国际性城市来说,街道还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活力。巴黎有一种说法叫“在转角遇到爱”,他们鼓励在街道转角的地方加设户外咖啡馆,让街道呈现出浓浓的生活氛围,这也是城市魅力的一种体现。
解放周一:您曾经提出,人们对健康的普遍需求,应当成为城市空间的根本出发点。您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观点?
王林:在纽约曾经有一个“健康城市”的活动,所谓“健康城市”的活动就是让人们喜欢上步行。因为在美国,大多数空间都以车行为主,很多人过分依赖开车,缺少运动,由此造成“现代城市病”频发,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健康城市”的活动,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一方面营造舒适的步行空间,让人们多走路、少开车。
除了宜人的人行步道,他们还在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设置一些楼梯,楼梯的台阶可走可坐,空间非常开阔,这样让人们更愿意走楼梯而不是坐电梯。我认为纽约的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城市空间的设计和改善,可以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日常生活习惯,进而引导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放周一:除了规划和设计,人行步道的精细化管理是一大难点,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林:在我的理解中,精细化管理需要系统化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自行车的停放问题。前几年,我们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在人行道上设置了一些自行车停车架。但事实上你会发现,大多数自行车并不按照规定停放。而且,在一些较窄的马路上,设置自行车架也会影响行人通过。所以,效果并不太好。
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你要了解这个地方大约有多少自行车需要停放,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规划和管理。比如,在大商场的门口,就要专门设计自行车的停车区。而在人行道比较窄的地方,每间隔5到10米的距离,可以在地面上铺装自行车图案的地砖,引导人们把自行车停放在规定的位置,同时又不影响行人走路。
这就是精细化管理,它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每一条街道都呈现出多样化。
解放周一:一条理想的人行步道必备的要素有哪些?
王林:第一是安全,安全感是人的首要需求。第二是舒适,包括美观、便捷。第三是包容,人行步道是可以限时管理的,甚至可以兼顾车行和步行;也可以是一个共享空间,它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邮箱:ciug@sjtu.edu.cn 电话:021-62934788 邮编:200030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沪交ICP备20170055
公众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