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贵【上观新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应的指标体系该怎么建?
发布时间:2017-12-22点击次数:6789
分享到: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启贵

 

为了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亟待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挥棒”——考核评价体系。


刚刚结束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为了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亟待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挥棒”——考核评价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与要求

 

在制定考核评价体系之前,先要弄清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由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力量决定。从需求侧看,经济增长需要“三驾马车”的力量,即通过增加消费、提高投资和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从供给侧看,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即经济增长依赖于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长期健康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发力,二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在总量与结构上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潜在增长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核评价必须聚焦根本目的,重点考核评价人力资本、创新驱动、经济活力、结构优化和改革成效等五个方面。

 

如何设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1.设计原则

 

一是科学性。指标体系设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的要求,指标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可操作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了许多内容,指标体系不能简单累积所有内容指标,而是要有所舍弃,尽量选择简明的关键性指标,确保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三是可获性。一方面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即能够客观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与成效;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数据来源的公共性和权威性,即所有数据尽可能是公开、连续的,如公开出版的年鉴或权威部门发布的报告,保证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对于现行统计制度还没有包括的数据,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获取。

 

2.指标体系。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与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设立人力资本、创新驱动、经济活力、结构优化和改革成效等5个方面指标。

 

第一,人力资本,包括经济活动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非信息行业信息技术人员比重、每万名就业人员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等。

 

第二,创新驱动,包括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企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累计毕业企业增长率、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交易额增长率、风险投资增长率、互联网普及率、农业信息化率等。

 

第三,经济活力,包括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增长率、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增长率、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单位数增长率、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快递业务量增长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

 

第四,结构优化,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农业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比重、居民消费率、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数等。

 

第五,改革成效,包括GDP增长速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产能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镇新调查失业率、城镇化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当然,由于每个指标仅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某个方面,难以全面考核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要编制综合考核评价指数,以全面综合考核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方面。比如,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及其数值的数量级间存在悬殊差别,会对指标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对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无量纲化是实现信息综合集成的先决条件,各项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之后才能进行加权合成综合指数。再比如,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的权重反映指标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确立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方法。主观赋权方法是根据主观价值判断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方法是将指标的数据通过数学或统计方法处理后获得权数的方法,主要有变异系数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为避免使用单一方法所产生的局限性,可将这两类赋权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原文链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