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学习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楼紫阳
现阶段解决垃圾问题,源头分类分流是关键
垃圾是集聚社会的必然副产物,关系到社会每个人每一天,远比交通、住房复杂。现阶段解决垃圾问题,源头分类分流是关键。
作为一直以来以先行先试为己任的上海, 1995年即在曹杨五村开展试点工作,1999年纳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0年启动首批100个小区试点,随后加速垃圾推进步伐,2010年后,先后颁布了4次沪府号文,制定了13个分类管理制度,推出了上海“绿色账户”正向激励机制,逐步形成“点、站、场”三级回收网络,尤其在末端处置方面,已建成年处置量790万吨的设施,包括7座焚烧厂、5个填埋场、2个综合利用厂。通过制度、试点、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铺垫,有效提高了居民环境意识,绿色账户统计已覆盖200万户。不过,分类结果与预期成效仍存在一定距离,垃圾分类难度不小,任重道远。
垃圾分类面临的挑战
垃圾分类过程涉及前段的居民家中分类和小区垃圾桶设置,中间段垃圾收运车辆和转运站的设置,以及末端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而链接这三阶段的关键节点是从居民家到垃圾桶的投递过程,以及垃圾车从垃圾桶到中转站的收运路径和车辆配置。
1.垃圾居民前端分类标准与后端处理设施匹配性矛盾
垃圾前端分类标准的设置需要与后端处理能力和形式相匹配,两者相互支撑。虽然我们已基本确定后端以焚烧和填埋并重,逐渐消灭原生垃圾直接填埋策略,但收集和转运过程仍然是混合垃圾为主,居民小区楼前设置一个垃圾桶,街道垃圾设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外加危险废物。在后续垃圾处理设施基本成型基础上,垃圾前段分类需充分考虑后端处置要求。
2.垃圾收集与转运过程匹配矛盾
垃圾收集形式与垃圾转运过程匹配之间矛盾。分类过程中面临两个问题:如何建立居民可接受、易操作的分类模式,并与垃圾收运过程无缝衔接;如何解决分类垃圾贮存空间和收运组织匹配问题。
3.垃圾处理处置与垃圾回收利用矛盾
垃圾处理处置与垃圾回收利用的匹配问题在于,其回收一方面由自身价值决定,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后端处置方式,既要剔除无用垃圾,又得保留有益组分。垃圾分类目的是减少进入末端处置设施的剩余垃圾量,这就需要在前端分类出的有价垃圾能够进入到正常的回收途径,同时分离出不利后端设备处置的垃圾。
4.市场驱动与政府行政推动之间的矛盾
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垃圾管理一直由政府主导推进,但是废弃物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被多个监管部门割裂,有价垃圾由全国供销社系统及下属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组织市场力量回收,未进入回收渠道的生活垃圾由住建部托底收运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又属于环保部管辖,这一模式在现阶段产能过剩背景下,回收价格受到极大影响,暴露出较大问题。单纯市场驱动下,垃圾分类行为与GDP之间符合库兹涅兹曲线(倒U型),垃圾急剧增加阶段,需要发挥政府组织功能,保证垃圾分类持续性。
推进垃圾分类的建议
虽然垃圾分类意识培育和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为垃圾源头分类推进奠定了基础,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不断试错迭代修正,既要有政府层面的宏观规划,更要有一手基础数据的积累,通过科研技术、政策管理和工程试点等方面齐步推进。
1.科研工作层面:需要针对前段分类设计和后端处置技术的堵点,在深入一线调研基础上深入研究。
现有的垃圾组分均为统计意义末端处置时垃圾组分特征,是各个源垃圾混合体,不能有效溯垃圾产生源特征。需要深入居民家庭、单位和街道,研究不同源垃圾产生特征,设计操作性强的正面清单模式,提出收集容器布局方法,设计不同源垃圾投放指导性意见。
在前段分类技术方面,可发挥现有低技能人口优势,通过建立垃圾收集平台实现垃圾产生源和回收方对接,借助于定时定点上门收取及小区垃圾桶集中布局等新方法,推动垃圾分类方法的贯彻落实。
2.技术开发层面:针对分类和处置过程技术进行配套研发;加强逆向物流建设,激活回收网络功效,建立信息化平台项目。
以标准化和个性化垃圾袋为媒介,结合垃圾收集员和智能垃圾桶,建立垃圾收集互联网平台(residents to recycling),积极导入垃圾回收分类网络,实现垃圾与产生源关联挂钩。
在处置过程中,现有科研主要针对混合垃圾,而对于可能分类后垃圾的资源化和处置技术积累较少。应通过建设逆向物流,规范再生资源企业,激活回收网络功效。前期研究显示:垃圾收运系统中垃圾分拣可分流16%左右垃圾,但该过程极易加速混合,促进恶臭等释放,降低后续可能垃圾资源化途径。同是应加大分类后垃圾处置技术研发和落地,加强对分选出的塑料、纤维素、生物质垃圾后续利用可行性研究。
3.政策管理层面:制定确实可行的垃圾分类约束性指标;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第三方市场,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引导公众和社会参与。
2016年6月,在中德科学中心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中德双边论坛“生活垃圾减量与回收:源头分类的挑战与出路”,围绕垃圾付费、分类标准、回收路径、制度保障和形式等多个话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专家普遍认为: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和系统的形成时间一般较长,管理和实施者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先从分类行为入手,再到分类质量提高,不要苛求一步到位。先易后难,从过渡包装和有毒物质抑制开始,进入到垃圾的源头减量。垃圾分类必须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
垃圾分类目标值确定,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垃圾分类覆盖区域作为其考量指标,而需要从垃圾分类后可行的资源化角度入手,结合垃圾末端处置量、人均垃圾产率、后续可回用路径和替代量等方面展开,制定合适的目标,促使垃圾分类的实施落地,带动后续产业有序发展。
市场空缺需要通过政府的正向引导,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以有限的回收体系为基础,激活其功效,将垃圾从源头产生一直到末端处置过程,实现垃圾分类分流,特别通过组织和培训回收大军,规划和整理回收网点,研究生活垃圾收运过程各个环节功能。同时,剩余垃圾中实际可回收(当地废品市场可交售)率仅占废品类的5%-10%,结合已建成和未来规划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分离分流低价的废纸、塑料瓶和影响末端处置的玻璃、废金属等,需纳入到垃圾分类分流中。
单纯依靠社区机制和道德约束,缺乏经济激励或者惩罚,垃圾分类基本是一笔糊涂账。可通过设计代金券等方式,先发放后补足付费模式,逐渐切入到垃圾收费模式,建立居民垃圾产量与垃圾收费关联(如德国的经验是一户人家平均12欧/月)。而上海的绿色账户等其他一些措施,作为一种资源回收的鼓励措施,进行协同配合,但该刺激作用存在明显边际效应。
4.宣传层面需要做的工作
垃圾分类涉及到垃圾分类制度设计、民间团体的第三方监督、民众的教育和技术保障等多个层次。其硬件设施可通过市场和国企完成,但分类管理软系统则需要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同时,对于涉及全民系统的垃圾分类,更应该引入公众参与及监督作用,作为行政机关环境管理重要补充。从学生、公务员、教师和医生等职业入手,依靠街道和居委会作用,积极推广。从宣传方式来看,单纯宣传画已脱离了现有受众要求,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同时入手,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形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学院教授
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填埋场恶臭气味模型表达及其靶向捕集/喷雾成膜隔离系统构建与机理研究》(516783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