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声音
张录法、李林青:【上观新闻】伪养生保健信息泛滥,消费者需多举措助力练就“慧眼”
发布时间:2019-10-15 点击次数:5330
分享到:

作者张录法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李林青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决策参考》编辑。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

要让类似“权健”的违法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必须在新一轮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中,注重养生常识的普及和健康共识的塑造,建立科学权威的健康信息渠道,不断满足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对医疗保健和科学健康信息的需求。





在养生保健的刚需之下,这些年中国养生保健市场几乎处在“市乱人傻钱多速来”的状态。不少消费者因盲目购买使用号称具有治病奇效的保健品,或贻误治疗、危及生命,或倾其所有、经济窘迫、家庭不睦……这种现象引人深思。

近日,引来舆论高度关注的“权健事件”,几乎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伪中医”体系。“吃不死人,但几乎没有疗效”的伪中医,对优秀传统中医药振兴发展也是莫大的戕害,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者尤其是“银发群体”消费者在对待养生保健的认识上还有偏差。要让这种违法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必须在新一轮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中,注重养生常识的普及和健康共识的塑造,建立科学权威的健康信息渠道,不断满足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对医疗保健和科学健康信息的需求。

首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缺少优质医疗的状况。通过适度增加优质资源的供给,尤其是优质人力资源的供给,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执业药师的综合素质。通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财政补贴等多种手段,吸引优秀医学毕业生走向郊区社区、留在郊区社区、扎根郊区社区。

其次,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让家庭医生成为老百姓信赖的知心人和健康守门人,及时向老百姓传递科学的健康共识,普及养生常识;另一方面要严查各种不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和违法经营的医疗机构,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到安全和健康的医疗和养生服务。政府、社会和家庭也要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让老年人物质有保障、情感有归属。

第三,发挥权威专家的科普倡导作用,明星代言保健品要强化行业自律和事后审查。注重在媒体、街道、居委、社区中心等老年人主要获取信息的地方开拓纠偏的信息通道加大宣讲,提升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保健品的认知和防诈能力。春节即将来临,建议春节期间,权威部门权威专家多发声、辟谣,并形成专栏;利用中老年人喜欢电视媒体等特点,在春晚等各类晚会上用小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为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提供科学、正确的生活知识。

第四,医保和大病保险互相补充,通过运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避免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要尽量将重大疾病更多纳入医保范围,对于内地边远省份,要将医疗救助纳入脱贫攻坚的总目标中,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保险不是用来改变生活的,而是防止生活被改变,因此注重向民众普及保险的意义,治愈重疾所需要的巨额医疗费用很少有家庭能支撑得起,所以合理配置重疾险可以防患由重疾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减少家庭经济支出,建立安全保障。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特别是“银发群体”对于健康超乎寻常地重视,不法商家正是抓住这一痛点,扯出了“追求健康”的大旗。但保健品市场乱象与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民众幸福感相违背,虚假宣传行为更是现代经济社会需要严惩的对象,需要多举措发力,让消费者练就一双慧眼的同时,实现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