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声音
陈宪:【解放日报】企业家最需要怎样的好环境
发布时间:2017-10-24 点击次数:6171
分享到:

来源:解放日报  2017 10 23 / 011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开宗明义:“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企业家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但现实是,企业家这个主体仍然稀缺,政府和社会有否可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培育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本文试做回答。

 

  经济活动的主战场正逐步从市场转向“雨林”

 

经济活动有三个基本主体,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意义的阐述中,有一段重要的文字:“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企业家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家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企业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亦即主导作用或重要作用,政府更好发挥营造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从企业、企业家生产、经营和投资环境,即市场环境的角度,研究并阐述企业和企业家的外部条件。一如《意见》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氛围三个方面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这无疑是重要的。然而,创新驱动战略将经济活动的主战场逐步从市场转向“雨林”。

“雨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别于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这里的“雨林”,是指人类的创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概念。借用到创新领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个创新主体、创新环节和创新因素之间组成的,相互联系和依赖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社交链等。不同要素或行业创新生态链的组合,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是一种崭新的创新范式。与此前的机械式、靶向式和精准式创新范式不同,这种范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如果将之前的创新范式比作目标明确的“市场”或“工厂”,那么,创新生态这种范式就是众多“物种”杂居,有可能产生新“物种”的“雨林”。在“雨林型”创新生态中,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就会在一定的概率下产生。创新生态的质量就是由这个概率的高低体现出来的。

由两位浸淫硅谷风险投资多年的投资家撰写的 《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一书认为,凡是与创新有关的地方,市场都是非常低效的。这个观点会令许多人震惊。他们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认为政府是创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公共机构承担了远比一般思维中所认为的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当经济发展进入到创新为主要动力的阶段,一种有别于市场的外部环境出现了,那就是“雨林”即创新生态。

 

  “雨林”如何不同于市场

 

“雨林”不同于市场,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主体动机、不同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不同的壁垒。

其一,如果说市场的主体是理性动机的,那么,“雨林”的主体是超理性动机的。何谓超理性动机?《硅谷生态圈》的作者指出,超理性动机是指竞争的刺激、人类利他心理、渴望冒险、探索以及创造的喜悦、为后代做打算、渴望实现生活的意义等。创业创新行为需要个人超越理性动机,并关注于长期共赢。

其二,“雨林”的生产函数不同于市场的生产函数。雨林模型挑战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总量生产函数),突出了思想、天才(基石人物)的重要性,而不是土地、劳力、资本与技术的重要性。

其三,如果说市场的“秘方”是关于人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交换,“雨林”的“秘方”则是关于人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交互;如果说市场要求推倒人为的“墙”,如行政管制,那么,“雨林”则要推倒社会的墙,即社会壁垒。

基于这三个方面的一个初步的认识是,在资源配置领域,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在创新生态系统,则需要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超理性动机的创新以一定的概率获得成功,成功的创新将产生巨大的溢出即社会效益,直接的就是就业和税收; 思想和天才都需要更加宽松的环境,才能获得更大的驰骋空间,也才有可能产生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消除社会壁垒,是降低交易性制度成本的重要途径。

基于上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由是充分的,因为这些方面本来就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只是政府怎样选择正确的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政府是以补贴方式,还是采购方式,扶持科技创新,需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正确选择。

行文至此,我想起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上世纪80年代说的一句话。当时,美国经济正陷入多年的低迷,日本经济则多因“泡沫”而持续向好。他拨开泡沫经济的迷雾,告诉我们“企业家经济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并不无自负地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是企业家经济,日本还不是。日后的事实证实了德鲁克的这句话。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即以信息技术产业化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企业家经济的具体体现。此后,美国经济也“泡沫”泛滥,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因此,让企业家主导经济,让金融家(投资家)为企业家服务,这也许就是结论。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7-10/23/content_43333.htm